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ethyl 2-azido-2-methylmalonate | 849114-2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ethyl 2-azido-2-methylmalonate
英文别名
azido-methyl-malonic acid diethyl ester;α-Azido-isobernsteinsaeure-diaethylester;Azido-methyl-malonsaeure-diaethylester;Diethyl 2-azido-2-methylpropanedioate
diethyl 2-azido-2-methylmalonate化学式
CAS
849114-26-7
化学式
C8H13N3O4
mdl
——
分子量
215.209
InChiKey
WTCOOSKGEOGUQ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6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ethyl 2-azido-2-methylmalonate 作用下, 生成 azido-methyl-malonic acid di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Forster; Muelle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10, vol. 97, p. 134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在 sodium azide 、 potassium 1-hydroxy-1,3-dioxo-1,3-dihydro-1λ(5)-benziodoxol-5-sulfonat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4%的产率得到diethyl 2-azido-2-meth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1,3-二羰基的实际叠氮化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直接叠氮化1,3-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使用叠氮化钠和基于碘的氧化剂(例如I 2或2-碘氧基苯甲酸(IBX)-SO 3 K / NaI ),反应可在环境条件下轻松进行。尤其是,后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新型且平衡良好的氧化剂,具有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底物范围,因此可以使用各种叔二叠氮基和2,2-双叠氮基1,3-二羰基化合物使用传统方法将更难以访问。由于含叠氮化物的产品容易与炔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因此我们的报告提出了一条通往敏感复杂分子类似物的新途径。
    DOI:
    10.1002/chem.2011026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wis Acid or Alkyl Halide Promoted Rearrangements of Phosphor- and Phosphinimidates to N,N-Disubstituted Phosphor- and Phosphinamidates
    作者:Christian Hackenberger、Ina Wilkening、Giuseppe del Signore、Wiebke Ahlbrecht
    DOI:10.1055/s-0030-1260141
    日期:2011.9
    Lewis Acid Catalyzed Rearrangement of Phosphin- and Phosphorimidates 2.3 One-Pot Procedure for the Formation of N,N-Disubstituted Phosphoramidates from Alkyl Halides 3 Conclusion Staudinger reaction - phosphorimidate rearrangement - phosphoramidates - phosphinamidate - one-pot procedure - Lewis acid catalysis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通过烷基卤化物或路易斯酸催化的磷酰胺或膦酰亚胺酸酯的重排合成N,N-二取代的磷酰胺和膦酰胺酸酯。此外,我们介绍了一种新颖的一锅法,用于合成N,N-二取代的氨基磷酸酯,可防止分离潜在爆炸性的烷基叠氮化物衍生物。在该反应顺序中,将几种烷基卤化物原位转化为相应的叠氮化物,并与亚磷酸酯反应生成亚磷酸亚氨酸酯。最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催化量的路易斯酸,得到的N,N-二取代的氨基磷酸酯具有良好的至优异的总产率。 1引言 2 N,N-二取代的磷酸酯和膦酰胺的合成 2.1烷基卤催化的膦和亚磷酰胺的重排 2.2 Lewis酸催化膦和亚磷酰胺的重排 2.3一锅法从烷基卤化物中形成N,N-双取代的氨基磷酸酯 3结论 施陶丁格反应-亚磷酸酯重排-氨基磷酸酯-亚氨基膦酸酯-一锅法-Lewis酸催化
  • Practical Azidation of 1,3-Dicarbonyls
    作者:Tobias Harschneck、Sara Hummel、Stefan F. Kirsch、Philipp Klahn
    DOI:10.1002/chem.201102680
    日期:2012.1.23
    An operationally simple, direct azidation of 1,3‐dicarbonyl compound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proceeds readily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using sodium azide and an iodine‐based oxidant such as I2 or 2‐iodoxybenzoic acid (IBX)‐SO3K/NaI. In particular, the latter method, as a new and well‐balanced oxidizing agent, shows excellent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substrate scope and thus allows access
    已开发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直接叠氮化1,3-二羰基化合物的方法。使用叠氮化钠和基于碘的氧化剂(例如I 2或2-碘氧基苯甲酸(IBX)-SO 3 K / NaI ),反应可在环境条件下轻松进行。尤其是,后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新型且平衡良好的氧化剂,具有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底物范围,因此可以使用各种叔二叠氮基和2,2-双叠氮基1,3-二羰基化合物使用传统方法将更难以访问。由于含叠氮化物的产品容易与炔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因此我们的报告提出了一条通往敏感复杂分子类似物的新途径。
  • Forster; Muelle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10, vol. 97, p. 134
    作者:Forster、Muelle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