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benzyl-4-methylbenzene | 94871-3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benzyl-4-m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2,4-dibenzyl-1-methyl-benzene;2,4-Dibenzyl-1-methyl-benzol;2,4-Dibenzyl-toluol;2,4-Dibenzyltoluol;2,4-Dibenzyltoluene;2,4-dibenzyl-1-methylbenzene
1,3-dibenzyl-4-m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94871-33-7
化学式
C21H20
mdl
——
分子量
272.39
InChiKey
VHDODGPPIRLF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29-234 °C(Press: 12 Torr)
  • 密度:
    1.02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benzyl-4-methylbenzene 在 ruthenic acid 、 氢气 作用下, 120.0 ℃ 、5.0 MPa 条件下, 生成 (4-methylcyclohexane-1,3-diyl)bis(methylene)dicyclo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高选择性加氢活性的新型单斜晶系二氧化钌
    摘要:
    芳族化合物的催化加氢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特别是用于生产许多石化和药物衍生物。该反应主要由贵金属催化,很少由金属氧化物催化。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具有 H x RuO 2标称组成的单斜晶系含氢二氧化钌的开发,该二氧化钌可用作各种加氢反应的独立催化剂。在金红石RuO 2存在下,通过CO和H 2 O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合成了含氢氧化物。H x RuO 2的结构由同步加速器 X 射线衍射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 研究确定。固态1 H NMR 和拉曼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两种类型的孤立间隙质子。H × RuO 2对各种芳烃的加氢反应非常活跃,包括液态有机氢载体,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完全转化为相应的全加氢产物。此外,观察到官能化硝基芳烃催化氢化成相应苯胺的选择性高(>99%)。DFT 模拟为协同质子转移产生了一个小障碍。简单的质子动力学可能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实现选择性氢化反应的关键。我们的发现激发了对含氢
    DOI:
    10.1039/d2cy00815g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苯N-苄基乙酰胺 、 phosphorus pentoxide 作用下, 生成 1,3-dibenzyl-4-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Prajsnar, Roczniki Chemii, 1958, vol. 32, p. 1283,1287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alysis of Dibenzyltoluene Mixtures: From Fast Analysis to In-Depth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ounds
    作者:Xiaolong Ji、Essyllt Louarn、Fabienne Fache、Laurent Vanoye、Anne Bonhommé、Isabelle Pitault、Valérie Meille
    DOI:10.3390/molecules28093751
    日期:——
    H0-DBT hydrogenation. To identify all of the compounds in the oil,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GC–MS spectra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peak attribution, we synthesized some DBTs and characterized the pure compounds using NMR and Raman spectroscopies. Moreover, a fast-GC analysis was developed to rapidly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hydrogenation of the mixture.
    所谓的二苄基甲苯 (H0-DBT) 导热油包含许多二苄基甲苯和(苄基)苄基甲苯(中心芳环与侧芳环上的甲基)的异构体。由于它用作液态有机氢载体 (LOHC),因此对其组成的详细分析对于评估每种成分的氢化动力学速率和研究 H0-DBT 氢化机理至关重要。为了鉴定油中的所有化合物,对 GC-MS 谱图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了确认峰归属,我们合成了一些 DBT,并使用 NMR 和拉曼光谱对纯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开发了快速 GC 分析来快速确定混合物的氢化程度。
  • Petrowa; Schwarz,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20 <1950< 2168, 2170; engl. Ausg. S. 2249, 2251
    作者:Petrowa、Schwarz
    DOI:——
    日期:——
  • Palladium-Catalyzed Benzannulation from Alkynes and Allylic Compounds
    作者:Naofumi Tsukada、Shuichi Sugawara、Keiichiro Nakaoka、Yoshio Inoue
    DOI:10.1021/jo026857r
    日期:2003.7.1
    Various alkynes reacted with allyl tosylates in the presence of palladium catalysts, giving polysubstituted benzenes with good to high regioselectivity. Pentasubstituted and trisubstituted benzenes were readily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internal alkynes and terminal alkynes, respectively. The combination of allyl alcohols and p-toluenesulfonic anhydride could be utilized in place of isolated allyl tosylates. The cyclization of diynes with allyl tosylate afforded bi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n aromatic ring.
  • Drechsler,G.; Gehrmann,G.,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64, vol. 23, p. 234 - 247
    作者:Drechsler,G.、Gehrmann,G.
    DOI:——
    日期:——
  • GOIDEN, DUMITRU;IONESCU, ION;POPA, FREDERIKA
    作者:GOIDEN, DUMITRU、IONESCU, ION、POPA, FREDERIK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