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yrrole-3,4-dicarboxylic anhydride | 6711-6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yrrole-3,4-dicarboxylic anhydride
英文别名
1H-furo[3,4-c]pyrrole-1,3(5H)-dione;5H-furo[3,4-c]pyrrole-1,3-dione
pyrrole-3,4-dicarboxylic anhydride化学式
CAS
6711-68-8
化学式
C6H3NO3
mdl
MFCD19223281
分子量
137.095
InChiKey
KAERAPFXWNLMK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9.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rnold, Dennis P.; Nitschinsk, Lisa J.; Kennard, Colin H. L.,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91, vol. 44, # 2, p. 323 - 33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评价杂原子对芳基[3,4- c ]吡咯二酮基共聚物电子性能的影响
    摘要:
    使用Stille交叉偶联反应合成由苯并二噻吩(BDT)和吡咯并吡咯二酮(PPD)组成的供体-受体型共轭共聚物(PBDT-PPD)。使用实验和理论数据,将PBDT-PPD的光学,电化学和光电性能与由BDT和噻吩并吡咯二酮(TPD)组成的硫类似物PBDT-TPD进行了比较。测得聚合物的光学带隙分别为1.86和2.20eV。虽然两种材料都具有相似的最高占用分子轨道(HOMO)水平,但相对于PBDT-TPD,PBDT-PPD的最低未占用分子轨道(LUMO)水平有所提高。结合了PBDT-PPD的器件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但短路电流密度却大大降低(Jsc)高于PBDT-TPD,从而导致较低的功率转换效率(PCE)。缺乏明显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以及PBDT-PPD的高LUMO导致与太阳光谱的光谱重叠差,从而降低了J sc。另外,向PCBM注入的电子很差,这也降低了PCE。
    DOI:
    10.1016/j.polymer.2016.12.0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江汉大学
    公开号:CN111704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机发光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R为C6~C12的烷基。本发明以2‑烷基吡咯并[3,4‑c]吡咯‑1‑3(2H,5H)‑二酮为主体,在吡咯的两边对称的位置上分别引入吲哚这一生色基团,最终得到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发光化合物;该有机发光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具有发光特性,向体系引入阴离子后,荧光强度进一步提升,可用于发光器件、激光染料、荧光敏感、防伪技术、荧光成像生物医学分析等领域。
  • US4866057A
    申请人:——
    公开号:US4866057A
    公开(公告)日:1989-09-1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六氢呋喃[2,3-C]吡咯 顺式-六氢呋喃并[3,4-C]吡咯 甲基4-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酯 氮杂环丁烷并[1,2-a]呋喃并[2,3-c]吡咯 夫沙瑞汀A 呋喃并吡咯甲酸 吡喃并[3,4-b]吡咯-2,7-二羧酸,1-乙酰基-1,5-二氢-5-羰基-,二乙基酯 六氢-1H-呋喃并[3,4-c]吡咯 六氢-1H-呋喃并[3,4-C]吡咯 八氢-呋喃并[3,2-c]吡啶 乙基4,6-二氢-5H-呋喃并[2,3-c]吡咯-5-羧酸酯 6H-呋喃并[2,3-b]吡咯-5-羧酸甲酯 6-甲基-6H-呋喃并[2,3-b]吡咯-5-羧酸 6-甲基-6H-呋喃并[2,3-b]吡咯-5-甲酰肼 5-(叔-丁氧羰基)-5,6-二氢-4H-呋喃并[2,3-C]吡咯-3-羧酸 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乙酯 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2-甲酰基-,甲基酯 4H-呋喃并[3,2-b]吡咯 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甲酯 4-甲基呋喃[3,2-b]吡咯-5-羧酸乙酯 4-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 4-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甲酸 365-苄基六氢-1H-呋喃[34-c]吡咯 3-溴-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 3-溴-4H-呋喃并[3,2-b]吡咯-5-甲酸乙酯 2-苯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 2-甲酰基-6-甲基-6H-呋喃并[2,3-b]吡咯-5-羧酸 2-甲酰基-4-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甲酯 2-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甲酯 2-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乙酯 2-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 2-溴-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乙酯 2-溴-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 2-(4-甲氧基苯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乙酯 2-(4-甲氧基苯基)-4H-呋喃并[3,2-b]吡咯-5-羧酸 2,3,3A,4-四氢-5H-呋喃并[3,2-b]吡咯-5-酮 1-(4H-呋喃并[3,2-b]吡咯-4-基)乙酮 1-(2-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4-基)乙酮 (9ci)-1-甲基-1H-呋喃并[3,4-b]吡咯-4,6-二酮 (5S)-6,6-二甲基-5-苄基-3-吗啉酮 (4-甲基-4H-呋喃并[3,2-b]吡咯-5-基)甲醇 (3aR,6aR)-4-乙酰基六氢-2H-呋喃并[3,2-b]吡咯-2-酮 (3AS,6AS)-六氢-2H-呋喃并[2,3-C]吡咯盐酸 4-(4-(4-methoxy-1H-pyrazolo[4,3-c]pyridin3-yl)pyridin-2-yl)-2,6-dimethylmorpholine 6-(N-Methyl-N-propargyl-aminomethyl)-benzofuran [Cu(2-(benzo[d]oxazol-2-yl)-4-iodophenol(1-))2] (3aR,6R,9R,10aR,10bS)-1,3-dioxo-6-pentyl-2,3,3a,4,6,8,9,10,10a,10b-decahydro-1H-oxepino[4,3-e]isoindol-9-yl morpholine-4-carboxylate 2,3,5-Trimethyl-7H-furo[2',3':4,5]pyrrolo[1,2-d][1,2,4]triazine-8-thione (3S*,4R*)-4-allyl-1-tert-butyldimethylsilyl-3-(4-methyl-2-oxo-1,3-dioxolan-4-yl)-2-azetidinone (2aR,4aS,5R,8R,8aR,8bS,12aS)-8-(tert-butyldimethylsiloxy)decahydro-5-hydroxy-2,2,4a-trimethyl-9H,12aH-naphtho[1',2':3,4]furo[2,3-b]pyran-4(2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