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 [FeFe] 氢化酶的活性位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尚未完全了解有关“氢转化簇”特性的许多细节。所谓的 H 簇的复杂性是研究其组件特性的主要困难之一。本研究旨在研究在结构上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混合价 EPR 活性 [Fe2(μ-CO)(CO)3(CN)2MeSCH2C(Me)(
CH2S)2}](1-)处于 CO 抑制氧化状态的 H 簇的活性双核部分。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通过先进的脉冲 EPR 方法对这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57)Fe、(1)H、(2)H、(14)N 和 (15)N 电子核超精细相互作用的准确测定提供了该复合物电子结构的非常详细的图片。一项使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的理论研究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可能异构体,并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其性质的知识。发现在母体 Fe(I)-Fe(I) 复合物的一个电子氧化后,占主导地位的混合价 Fe(I)-Fe(II) 物种是其中
铁中心的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