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thiophen-2-yl)phthalazine-1(2H)-one | 137382-4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thiophen-2-yl)phthalazine-1(2H)-one
英文别名
4-(thiophen-2-yl)phthalazin-1(2H)-one;4-(2'-thienyl)-(2H)-phthalazinone;4-[2]thienyl-2H-phthalazin-1-one;4-[2]Thienyl-2H-phthalazin-1-on;4-(Thiophen-2-yl)-1,2-dihydrophthalazin-1-one;4-thiophen-2-yl-2H-phthalazin-1-one
4-(thiophen-2-yl)phthalazine-1(2H)-one化学式
CAS
137382-45-7
化学式
C12H8N2OS
mdl
MFCD01847388
分子量
228.274
InChiKey
WFVUDUWXXLCTT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95 °C
  • 密度:
    1.4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9.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thiophen-2-yl)phthalazine-1(2H)-one三溴氧磷 作用下, 反应 4.0h, 以62%的产率得到1-bromo-4-(5'-bromo-thieno-2-yl)-phthal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吩取代的酞嗪的便捷途径
    摘要:
    由4-(2-噻吩基)-1-(2H)-酞嗪酮的卤代衍生物描述了1-烷氧基和1-氨基取代的4-(2-噻吩基)-酞嗪的合成。
    DOI:
    10.1002/jhet.5570420701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氯羰基)苯甲酸甲酯四氯化锡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4-(thiophen-2-yl)phthalazine-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噻吩取代的酞嗪的便捷途径
    摘要:
    由4-(2-噻吩基)-1-(2H)-酞嗪酮的卤代衍生物描述了1-烷氧基和1-氨基取代的4-(2-噻吩基)-酞嗪的合成。
    DOI:
    10.1002/jhet.55704207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TASSIUM CHANNEL MODULATORS
    申请人:Brown Brian S.
    公开号:US20120289500A1
    公开(公告)日:2012-11-15
    Disclosed herein are KCNQ potassium channels modulators of formula (I) wherein ring G 1 , R 1 , and R 2 ar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onditions and disorders using such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are also described.
    本文披露了式(I)的KCNQ钾通道调节剂,其中环G、R1和R2如规范中所定义。还描述了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和组合物治疗疾病和疾病的方法。
  • 一种4-取代酞嗪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3549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取代酞嗪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所述方法为:(1)将N1,N2‑二甲氧基‑N1,N2‑二甲基邻苯二甲酰胺类物质与含格式试剂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反应一段时间;(2)再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与水合肼混合,并在醇类溶剂中加热后得到4‑取代酞嗪酮衍生物。本发明的第一步反应不需要零度以下的低温,对反应当量比和滴加顺序没有严格要求,没有过度反应的中间产物生成,中间产物易提纯,且反应对底物的适用范围广,使得本发明的工艺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得到的产物在制备抗组胺药物、抗癌药物、合成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配体以及合成聚芳醚的单体上有广泛的应用。
  • Construction of donor-acceptor polymers containing thiophene-phthalazinone moiety via classic Ullmann C N coupling polymerization and their optical-electrical properties
    作者:Jianhua Han、Haoyue Yin、Cheng Liu、Jinyan Wang、Xigao Jian
    DOI:10.1016/j.polymer.2016.08.090
    日期:2016.9
    solvents, bases, catalytic systems and substrate reactivity effects on the Ullmann CN coupling reaction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action conversion is highly depended on the substrate reactivity. By designing rational structures of thiophene-based di-bromo monomers,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polymers synthesized by classic Ullmann CN coupling polymerization are high, in range of 6.4–34.6 kDa (PDI = 1.54–3
    由于被覆盖的机理和不足的转化率,铜催化的Ullmann聚合很少用于聚合物化学领域。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Ullmann C N偶联聚合路线的开发方法,以合成包含噻吩-酞嗪酮部分的共轭施主-受体(DA)聚合物。进行模型反应以研究各种溶剂,碱,催化体系和底物反应性对Ullmann C N偶联反应的影响。我们证明了反应转化高度依赖于底物反应性。通过设计基于噻吩的二溴单体的合理结构,经典Ullmann C合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N偶合聚合反应很高,范围为6.4-34.6 kDa(PDI = 1.54-3.18),产率为77-98%。得益于噻吩-酞嗪酮部分的DA共轭作用,研究了光电子学特性,这9种聚合物表现出较强的UV-Vis-NIR吸收方式,并且发射颜色从蓝色到红色。总的来说,在这项工作中的讨论和结果给出了经典的Ullmann C N偶联聚合以合成高分子量聚合物作为光电材料的有希望的候选者的新视角。
  • Potassium channel modulators
    申请人:Brown Brian S.
    公开号:US08859549B2
    公开(公告)日:2014-10-14
    Disclosed herein are KCNQ potassium channels modulators of formula (I) wherein ring G1, R1, and R2 ar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onditions and disorders using such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are also described.
    本文揭示了公式(I)的KCNQ钾通道调节剂,其中环G1、R1和R2如规范中所定义。还描述了包含这种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使用这种化合物和组合物治疗疾病和疾病的方法。
  • Buu-Hoi et al.,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50, vol. 69, p. 1083,1103
    作者:Buu-Hoi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