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dipyridyl ketone oxime | 58088-2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dipyridyl ketone oxime
英文别名
4,4'-Dipyridyl-keton-oxim;Bis-(4-pyridyl)-ketonoxim;Di(4-pyridyl)-ketonoxim;di-pyridin-4-yl-methanone oxime;4-Pyridylketoxime;N-(dipyridin-4-ylmethylidene)hydroxylamine
4,4'-dipyridyl ketone oxime化学式
CAS
58088-22-5
化学式
C11H9N3O
mdl
——
分子量
199.212
InChiKey
KBSHQCHBYQHNK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89-191 °C
  • 沸点:
    393.3±30.0 °C(Predicted)
  • 密度:
    1.2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dipyridyl ketone oximeammonium hydroxide 、 ammonium acet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N-(di(pyridin-4-yl)methyl)piva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对映选择性吡啶 N-氧化
    摘要:
    描述了取代吡啶的催化、对映选择性 N-氧化反应。该方法基于生物分子启发的催化循环,其中当天冬氨酰侧链在游离酸和过酸形式之间穿梭时,含天冬氨酸的肽提供高水平的不对称诱导。证明了带有被能够与催化剂形成氢键的基团取代的远程前立体中心的双(吡啶)底物的去对称化。我们的方法为富含杂环的分子环境中的手性吡啶框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映体富集的吡啶 N-氧化物的代表性官能化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两种古老的类药物支架(氯雷他定和伐尼克兰)中的不对称 N-氧化证明表明该方法在高度可变和独特的手性环境中可能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揭示了该方法适用于吡啶和 1, 4-吡嗪类。
    DOI:
    10.1021/jacs.9b10414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吡啶正丁基锂盐酸羟胺sod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4,4'-dipyridyl ketone oxime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对映选择性吡啶 N-氧化
    摘要:
    描述了取代吡啶的催化、对映选择性 N-氧化反应。该方法基于生物分子启发的催化循环,其中当天冬氨酰侧链在游离酸和过酸形式之间穿梭时,含天冬氨酸的肽提供高水平的不对称诱导。证明了带有被能够与催化剂形成氢键的基团取代的远程前立体中心的双(吡啶)底物的去对称化。我们的方法为富含杂环的分子环境中的手性吡啶框架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映体富集的吡啶 N-氧化物的代表性官能化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两种古老的类药物支架(氯雷他定和伐尼克兰)中的不对称 N-氧化证明表明该方法在高度可变和独特的手性环境中可能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揭示了该方法适用于吡啶和 1, 4-吡嗪类。
    DOI:
    10.1021/jacs.9b104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iflate anion and ligand influences in silver(<scp>i</scp>)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four isomeric dipyridyl ketone oximes
    作者:Victoria J. Argyle、Laura M. Woods、Marina Roxburgh、Lyall R. Hanton
    DOI:10.1039/c2ce26449h
    日期:——
    of four isomeric dipyridyl ketone oxime ligands, 4,4′-dipyridyl ketone oxime, L44, 3,3′-dipyridyl ketone oxime, L33, 2,4-dipyridyl ketone oxime, L24 and 2,3-dipyridyl ketone oxime, L23 is described. X-ray 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precursor ketones 3,3′-dipyridyl ketone, L1, and 2,4-dipyridyl ketone, L2, is also reported for comparison. Four AgCF3SO3 complexes of the dipyridyl ketone oxime ligands
    四种异构体的合成及X射线表征 二吡啶基酮配体4,4'-联吡啶,大号44,3,3'-二吡啶基酮,大号33,2,4-二吡啶基酮,大号24和2,3-二吡啶基酮,大号23进行说明。还报道了前体酮3,3'-二吡啶基酮L1和2,4-二吡啶基酮L2的X射线结构表征,用于比较。四种AgCF 3 SO 3复合物二吡啶基酮制备了配体并进行了结构表征,[Ag(L 44)2 ](CF 3 SO 3),1,[Ag L 33 ](CF 3 SO 3)} ∞,2,[Ag L 24(CF 3 SO 3)] ∞,3和[Ag 2 L 23(CF 3 SO 3)2 ] ∞,4。在CF的结构性作用3 SO 3 -研究了Ag(I)配位聚合物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阴离子,以及L 44,L 33,L 24和L 23的不同吡啶基取代模式的影响。在1对CF 3 SO 3 -阴离子是未结合的和无序。它被封装在蜂窝3D H键结结构的通道中。在2的CF
  • Use of the oxime–oximato binding mode to stabilise mixed valence copper iodide polymer networks using dipyridyl ketone oxime ligands
    作者:Victoria J. Argyle、Marina Roxburgh、Lyall R. Hanton
    DOI:10.1039/c3ce42481b
    日期:——
    mixed valence complexes. Complexes 1 and 3 formed mixed valence Cu(I)/Cu(II) polymer networks with Cu(II) stabilis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pseudo tetradentate ligand through an oxime–oximato bridge. In comparison, the Cu(I) in complex 2 was completely oxidised to Cu(II), with the ligand fully deprotonating to act as a charge balance. Complex 4 formed a simple 1D Cu2I2 rhomboid dimer daisy chain, while
    合成了五种由CuI和二吡啶基酮配体制备的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Cu 2 I 2(L 23)(L 23 -H)] ∞,1,[Cu(L 23 -H)2 ] ∞,2, [Cu 2(L 24)(L 24 -H)I 2 ](CH 3 CN)} ∞,3,[Cu(L 33)I] ∞,4和[Cu 8(L 44)5 I 8 ](CH 3 CN)4(C 4 H 10 O)2(H 2 O)2 } ∞,5。研究了L 23,L 24,L 33和L 44的不同吡啶基取代方式的影响,以及它们对形成混合价复合物的影响。配合物1和3形成混合价Cu(I)/ Cu(II)与(II)的聚合物网络通-基桥形成假四齿配体而得以稳定。相比之下,配合物2中的Cu(I)被完全氧化为Cu(II),而配体完全去质子化以充当电荷平衡。配合物4形成简单的1D Cu 2 I 2菱形二聚体菊花链,而配合物5形成Cu 4 I 4
  • Balicki, Roman,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92, vol. 122, # 3, p. 133 - 134
    作者:Balicki, Roman
    DOI:——
    日期:——
  • Shevelev, Svyatoslav A.; Vatsadze, Irina A.; Dutov, Mikhail D., Mendeleev Communications, 2002, vol. 12, # 5, p. 196 - 198
    作者:Shevelev, Svyatoslav A.、Vatsadze, Irina A.、Dutov, Mikhail D.
    DOI:——
    日期:——
  • NIEMERS E.; HILTMANN R., SYNTHESIS <SYNT-BF>, 1976, NO 9, 593-595
    作者:NIEMERS E.、 HILTMANN 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