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4-(3,4-dimeth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3-oxobutyrate | 35323-0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4-(3,4-dimeth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3-oxobutyr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2-[2-(3,4-dimethoxyphenyl)acetyl]propanedioate
methyl 4-(3,4-dimeth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3-oxobutyrate化学式
CAS
35323-07-0
化学式
C15H18O7
mdl
——
分子量
310.304
InChiKey
IDZPDTBCHQSSA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0.9±37.0 °C(Predicted)
  • 密度:
    1.20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8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88.1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7.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4-(3,4-dimeth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3-oxobutyrate甲烷磺酸 、 phosphorus pentoxide 作用下, 反应 4.0h, 以23.0 g的产率得到methyl 1,3-dihydroxy-6,7-dimethoxynaphthalene-2-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催化对映选择性氧化联芳偶联合成手性苝醌的一般方法
    摘要:
    通过使用氧作为末端氧化剂,衍生自手性 1,5-二氮杂-顺-十氢化萘的铜配合物催化高度官能化萘酚的对映选择性氧化联芳偶联,以提供具有高选择性 (86-90% ee) 的八取代和十取代联萘。含有非常富电子萘的产品在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这种差向异构可以通过使用具有苯酚保护基团的萘酚原料来抑制,这些苯酚保护基团减弱了萘的富电子性质。所得手性 1,1'-联萘酚骨架的直接氧化完成了仅包含轴向手性元素的苝醌的第一次不对称合成。
    DOI:
    10.1021/ja027745k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甲氧基苯乙酸氯化亚砜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methyl 4-(3,4-dimethoxyphenyl)-2-methoxycarbonyl-3-oxobuty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催化对映选择性氧化联芳偶联合成手性苝醌的一般方法
    摘要:
    通过使用氧作为末端氧化剂,衍生自手性 1,5-二氮杂-顺-十氢化萘的铜配合物催化高度官能化萘酚的对映选择性氧化联芳偶联,以提供具有高选择性 (86-90% ee) 的八取代和十取代联萘。含有非常富电子萘的产品在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这种差向异构可以通过使用具有苯酚保护基团的萘酚原料来抑制,这些苯酚保护基团减弱了萘的富电子性质。所得手性 1,1'-联萘酚骨架的直接氧化完成了仅包含轴向手性元素的苝醌的第一次不对称合成。
    DOI:
    10.1021/ja027745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rylenequinone Natural Products: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Oxidized Pentacyclic Core
    作者:Carol A. Mulrooney、Barbara J. Morgan、Xiaolin Li、Marisa C. Kozlowski
    DOI:10.1021/jo9013832
    日期:2010.1.1
    An enantioselective approach to the perylenequinone core found in the mold perylenequinone natural products is outlined. Specifically, the first asymmetric syntheses of helical chiral perylenequinones absent any additional stereogenic centers are described. Key elements of the synthetic venture include a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biaryl coupling, a PIFA-induced naphthalene hydroxylation, and a palladium-mediated
    概述了在模具天然产物中发现的醌核的对映选择性方法。具体而言,描述了没有任何额外立体中心的螺旋手性醌的第一次不对称合成。该合成企业的关键要素包括催化对映选择性联芳偶联、PIFA 诱导的羟基化和介导的芳烃脱羧。联轴向立体化学醌螺旋立体化学的转移以良好的保真度进行。此外,所得醌被证明具有足够的阻转异构稳定性,是天然产物生物发生中的可行中间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