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3-五氟苯基丙烷 | 78522-97-1

中文名称
1-溴-3-五氟苯基丙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3-pentafluorophenylpropane
英文别名
1-(3-Bromopropyl)-2,3,4,5,6-pentafluorobenzene
1-溴-3-五氟苯基丙烷化学式
CAS
78522-97-1
化学式
C9H6BrF5
mdl
——
分子量
289.043
InChiKey
IIYGDQPZCDZFK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02-104 °C(Press: 11 Torr)
  • 密度:
    1.67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3-五氟苯基丙烷硫脲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64.0h, 以0.174 g的产率得到5,6,7,8-tetrafluorothiochroman
    参考文献:
    名称:
    部分氟化的杂环化合物。第14部分。由五氟苯基丙-2-烯硫醚经克莱森重排合成4,5,6,7-四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和5,6,7,8-四氟硫代苯并噻喃中间体和丙-2-烯基2,3,5,6-四氟苯基硫化物的相关反应。反应似乎是通过脂族碳-氟键的均相裂变而进行的
    摘要:
    丙-2-烯基2,3,4,5-四氟苯硫醚(1)在NN-二乙基苯胺中进行克莱森重排,得到4,5,6,7-四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4)和5,6,7,8-四氟噻喃(5)。五氟苯基丙-2-烯基硫醚(3)在NN二乙基苯胺也得到(4)和(5)伴随丙-2-烯基-3,4,5,6-四氟-2-(丙-2-烯基)苯基硫化物(10),乙基五氟苯硫醚(9)和全氟聚(苯硫醚)。丙-2-烯基2,3,5,6-四氟苯硫醚(2)反应相似,得到4,6,7-三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6),5,7 ,8-三氟硫代苯并二氢吡喃(7),乙基2,3,5,6-四氟苯硫醚(8)和N-乙基苯胺。提出在(3)和(2)的各个克莱森重排中间体中脂族CF键的均相裂变可解释(4),(5)和(10)以及(6)和(6)的形成。 (7)。化合物(8)–(10)是通过其他方法合成的。
    DOI:
    10.1039/p19810001659
  • 作为产物:
    描述:
    3-(五氟苯基)丙酸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硫酸氢溴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2.0h, 生成 1-溴-3-五氟苯基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部分氟化的杂环化合物。第14部分。由五氟苯基丙-2-烯硫醚经克莱森重排合成4,5,6,7-四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和5,6,7,8-四氟硫代苯并噻喃中间体和丙-2-烯基2,3,5,6-四氟苯基硫化物的相关反应。反应似乎是通过脂族碳-氟键的均相裂变而进行的
    摘要:
    丙-2-烯基2,3,4,5-四氟苯硫醚(1)在NN-二乙基苯胺中进行克莱森重排,得到4,5,6,7-四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4)和5,6,7,8-四氟噻喃(5)。五氟苯基丙-2-烯基硫醚(3)在NN二乙基苯胺也得到(4)和(5)伴随丙-2-烯基-3,4,5,6-四氟-2-(丙-2-烯基)苯基硫化物(10),乙基五氟苯硫醚(9)和全氟聚(苯硫醚)。丙-2-烯基2,3,5,6-四氟苯硫醚(2)反应相似,得到4,6,7-三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6),5,7 ,8-三氟硫代苯并二氢吡喃(7),乙基2,3,5,6-四氟苯硫醚(8)和N-乙基苯胺。提出在(3)和(2)的各个克莱森重排中间体中脂族CF键的均相裂变可解释(4),(5)和(10)以及(6)和(6)的形成。 (7)。化合物(8)–(10)是通过其他方法合成的。
    DOI:
    10.1039/p198100016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3-(五氟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石家庄圣泰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2920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3‑(五氟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属于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技术领域,以五氟苯为原料进行制备,包括以下步骤:A、于氩气保护下,将THF和二异丙胺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降温至温度T≤‑45℃,滴加正丁基锂,滴毕,保温,滴加五氟苯,滴毕,保温,滴加1,3‑二溴丙烷,滴毕,保温,洗至中性,分液,洗涤,分液后干燥、抽滤、浓缩得1‑(3‑溴丙基)五氟苯;B、在氩气气氛下,将1‑(3‑溴丙基)五氟苯、三甲氧基硅烷及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反应器中搅拌,加入有机碱及四丁基溴化铵,加入二羰基乙酰丙酮铑(I),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80‑90℃,持续搅拌,静置,冷却至室温,浓缩得到3‑(五氟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本发明合成方法所得产物收率较高,纯度高。
  • Partially fluorina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Part 14. Syntheses of 4,5,6,7-tetrafluoro-2,3-dihydro-2-methyl-1-benzothiophen and 5,6,7,8-tetrafluorothiochroman from pentafluorophenyl prop-2-enyl sulphide via the Claisen rearrangement intermediate and the related reaction of prop-2-enyl 2,3,5,6-tetrafluorophenyl sulphide. Reactions which appear to proceed via homolytic fission of an aliphatic carbon–fluorine bond
    作者:Gerald M. Brooke、Derek I. Wallis
    DOI:10.1039/p19810001659
    日期:——
    pentafluorophenyl sulphide (9), and perfluoropoly(phenylene sulphide). Prop-2-enyl 2,3,5,6-tetrafluorophenyl sulphide (2) reacted similarly to give 4,6,7-trifluoro-2,3-dihydro-2-methyl-1-benzothiophen (6), 5,7,8-trifluorothiochroman (7), ethyl 2,3,5,6-tetrafluorophenyl sulphide (8), and N-ethylaniline. Homolytic fission of the aliphatic C–F bond in the respective Claisen rearrangement intermediates from (3) and
    丙-2-烯基2,3,4,5-四氟苯硫醚(1)在NN-二乙基苯胺中进行克莱森重排,得到4,5,6,7-四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4)和5,6,7,8-四氟噻喃(5)。五氟苯基丙-2-烯基硫醚(3)在NN二乙基苯胺也得到(4)和(5)伴随丙-2-烯基-3,4,5,6-四氟-2-(丙-2-烯基)苯基硫化物(10),乙基五氟苯硫醚(9)和全氟聚(苯硫醚)。丙-2-烯基2,3,5,6-四氟苯硫醚(2)反应相似,得到4,6,7-三氟-2,3-二氢-2-甲基-1-苯并噻吩(6),5,7 ,8-三氟硫代苯并二氢吡喃(7),乙基2,3,5,6-四氟苯硫醚(8)和N-乙基苯胺。提出在(3)和(2)的各个克莱森重排中间体中脂族CF键的均相裂变可解释(4),(5)和(10)以及(6)和(6)的形成。 (7)。化合物(8)–(10)是通过其他方法合成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