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η4-butadiene)Cr(CO)4 | 38834-3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η4-butadiene)Cr(CO)4
英文别名
(cis-1,3-butadiene)Cr(CO)4;buta-1,3-diene;carbon monoxide;chromium
(η4-butadiene)Cr(CO)4化学式
CAS
38834-33-2
化学式
C8H6CrO4
mdl
——
分子量
218.129
InChiKey
QFDWVVXCXJZDS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η4-butadiene)Cr(CO)4 以 gaseous matrix 为溶剂, 生成 (η4-butadiene)Cr(CO)3
    参考文献:
    名称:
    Gerhartz, Wolfgang; Grevels, Friedrich-Wilhelm; Klotzbuecher, Werner,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Teil B: Anorganische Chemie, Organische Chemie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VI B族元素四羰基-双(烯烃)金属(0)配合物的光化学合成与鉴定
    摘要:
    在四氰基乙烯、TCNE 或富马腈 FN 存在下,室温下六羰基金属 (0) 或四羰基双 (1,3-丁二烯) 金属 (0)(金属:铬、钼、钨)的光解产生框架双(μ2-四氰基-乙烯)四羰基-铬(0) (1)、-钼(0) (2)、-钨(0) (3)和反式-双(富马腈)四羰基铬(0) (4), -钨(0) (5) 络合物。复合物通过色谱和重结晶纯化,并通过 IR、1H、13C NMR 和质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个四氰基乙烯配体通过它们的碳-碳双键以 μ2 -TCNE 的形式对称地连接到 M(CO)4 部分。两个富马腈配体通过它们的氮原子与中心原子键合。光谱数据根据金属 → 配体 π - 相互作用进行讨论。
    DOI:
    10.1515/znb-2000-12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diene exchange at six-co-ordinate chromium
    作者:Denis T. Dixon、Philip M. Burkinshaw、James A. S. Howell
    DOI:10.1039/dt9800002237
    日期:——
    tetracarbonylchromium and tetracarbonyl(trans,trans-hexa-2,4-diene)chromium with cyclo-octa-1,5-diene(cod), norbornadiene (nbd), and P(OR′)3(R′= Me or Ph) to yield [Cr(cod)(CO)4], [Cr(nbd)(CO)4, and [Cr(CO)4P(OR′)3}2] are consistent with a mechanism involving a stepwise displacement of the diene ligand, which is SN1 in nature for the diene exchange but contains a ligand-dependent SN2 component in the case
    (buta-1,3-diene)四羰基铬和四羰基(反式,反式-hexa-2,4-diene)与环-octa-1,5-diene的配体交换和取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cod),降冰片二烯(nbd)和P(OR')3(R'= Me或Ph)生成[Cr(cod)(CO)4 ],[Cr(nbd)(CO)4和[Cr (CO)4 P(OR')3 } 2 ]与涉及逐步转移二烯配体的机理是一致的,二烯配体在本质上是用于二烯交换的S N 1但在其中含有配体依赖性S N 2组分被亚磷酸酯取代的情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