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ed. Compound 3 displays an unusual geometry: one iron(III) center is seven-coordinate, whereas the other lies in a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The two iron atoms are bridged by the catecholato substituent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3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a seven-coordinate iron(III) derivative with tris(2-pyridylmethyl)amine ligands.
FeCl3与标题
配体的配位生成单核
铁(III)配合物1,通过光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
配体是(kappa3-N)三齿形,位于假八面体环境中的
金属与
邻苯二酚取代基的
酚酸酯基团结合。通过用FeCl2
金属化
配体很容易获得二
氯铁(II)配合物2,并通过各种光谱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其循环伏安图中,1和2都在E1 / 2 = 10 mV(相对于SCE)下显示相同的可逆FeII / FeIII波。用Zn / Hg还原化合物1会产生2',与2的性质相同。这些结果表明,尽管
金属在2中的氧化态不同,相对于1,在
金属中心没有观察到主要的几何/结构变化。在不存在有机底物的情况下2与双氧的反应进行得非常迅速,并生成化合物3,该化合物为二
铁(III)衍
生物,其X射线晶体结构也有报道。讨论了基于根本的机制的可能性。化合物3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几何形状:一个
铁(III)中心为七个坐标,而另一个位于方形
金字塔形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