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pyridin-4-yl)ethyl]-4-nitro-1,8-naphthalimide | 1449697-7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pyridin-4-yl)ethyl]-4-nitro-1,8-naphthalimide
英文别名
6-Nitro-2-(2-pyridin-4-ylethyl)benzo[de]isoquinoline-1,3-dione;6-nitro-2-(2-pyridin-4-ylethyl)benzo[de]isoquinoline-1,3-dione
N-[2-(pyridin-4-yl)ethyl]-4-nitro-1,8-naphthalimide化学式
CAS
1449697-79-3
化学式
C19H13N3O4
mdl
——
分子量
347.33
InChiKey
XSZYQXFDLJWQP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96.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pyridin-4-yl)ethyl]-4-nitro-1,8-naphthalimide 在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94%的产率得到N-[2-(pyridin-4-yl)ethyl]-4-amino-1,8-naphthal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4-氨基官能团对烷基吡啶衍生的1,8-萘二甲酰亚胺的光物理和DNA结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
    描述了两种基于阳离子吡啶鎓的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2和3)的合成和表征,并与化合物1进行了比较。显示2和3的光物理性质随溶剂极性和H键合能力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3中的二甲基氨基取代会导致荧光发射的量子产率弱,这是由于激发单线态的非辐射失活比2中所见更快。与1一样,2的荧光发现其与5'-腺苷-单磷酸(5'-GMP)在其1:1复合物中被增强,而在其与5'-鸟苷-单磷酸(5'-GMP)的复合物中被部分淬灭。相反,在富含腺嘌呤和鸟嘌呤序列的情况下,3的荧光增强(“打开”)。线性和圆二色性研究表明,每一个的1,2和3结合于双链通过嵌入DNA。但是,2和3并未显示出对1中观察到的富含AT的DNA的偏好。使用双链DNA进行的比较荧光研究表明,发射3 DNA的DNA结合形式增强了16倍,表明该结构可用作研究核酸结构的光谱探针的潜在用途。
    DOI:
    10.1039/c3ob40370j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4-氨基官能团对烷基吡啶衍生的1,8-萘二甲酰亚胺的光物理和DNA结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
    描述了两种基于阳离子吡啶鎓的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2和3)的合成和表征,并与化合物1进行了比较。显示2和3的光物理性质随溶剂极性和H键合能力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3中的二甲基氨基取代会导致荧光发射的量子产率弱,这是由于激发单线态的非辐射失活比2中所见更快。与1一样,2的荧光发现其与5'-腺苷-单磷酸(5'-GMP)在其1:1复合物中被增强,而在其与5'-鸟苷-单磷酸(5'-GMP)的复合物中被部分淬灭。相反,在富含腺嘌呤和鸟嘌呤序列的情况下,3的荧光增强(“打开”)。线性和圆二色性研究表明,每一个的1,2和3结合于双链通过嵌入DNA。但是,2和3并未显示出对1中观察到的富含AT的DNA的偏好。使用双链DNA进行的比较荧光研究表明,发射3 DNA的DNA结合形式增强了16倍,表明该结构可用作研究核酸结构的光谱探针的潜在用途。
    DOI:
    10.1039/c3ob40370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effect of the 4-amino functionality on the photophysical and DNA binding properties of alkyl-pyridinium derived 1,8-naphthalimides
    作者:Swagata Banerjee、Jonathan A. Kitchen、Thorfinnur Gunnlaugsson、John M. Kelly
    DOI:10.1039/c3ob40370j
    日期:——
    partially quenched in its complex with 5′-guanosine-monophosphate (5′-GMP). In contrast, the fluorescence of 3 was enhanced (‘switched on’)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adenine and guanine rich sequences. Linear and circular dichroism studies showed that each of 1, 2 and 3 binds to double-stranded DNA by intercalation. However, 2 and 3 do not show the preference for AT-rich DNA observed for 1. Comparative fluorescence
    描述了两种基于阳离子吡啶鎓的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2和3)的合成和表征,并与化合物1进行了比较。显示2和3的光物理性质随溶剂极性和H键合能力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3中的二甲基氨基取代会导致荧光发射的量子产率弱,这是由于激发单线态的非辐射失活比2中所见更快。与1一样,2的荧光发现其与5'-腺苷-单磷酸(5'-GMP)在其1:1复合物中被增强,而在其与5'-鸟苷-单磷酸(5'-GMP)的复合物中被部分淬灭。相反,在富含腺嘌呤和鸟嘌呤序列的情况下,3的荧光增强(“打开”)。线性和圆二色性研究表明,每一个的1,2和3结合于双链通过嵌入DNA。但是,2和3并未显示出对1中观察到的富含AT的DNA的偏好。使用双链DNA进行的比较荧光研究表明,发射3 DNA的DNA结合形式增强了16倍,表明该结构可用作研究核酸结构的光谱探针的潜在用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