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sitylthio)aniline | 33264-6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sitylthio)aniline
英文别名
2,4,6-Trimethylphenyl-2-aminophenylsulfid;2-(2,4,6-Trimethylphenyl)sulfanylaniline
2-(mesitylthio)aniline化学式
CAS
33264-63-0
化学式
C15H17NS
mdl
——
分子量
243.373
InChiKey
ZFABBKASPMMQI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2-73 °C
  • 沸点:
    335.4±30.0 °C(Predicted)
  • 密度:
    1.1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5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sitylthio)aniline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iodide 、 potassium brom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亚砜部分的 NHC 配体的合成及其通过 Au(I)/(III) 催化循环在交叉偶联中的用途
    摘要:
    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以亚砜部分作为半可配体的 NHC。我们研究了 Au(I)-NHC 配合物在碘芳烃与 1,3,5-三甲氧基苯的无强氧化剂交叉偶联中的催化活性。我们确定亚砜部分对 Au(I)/(III) 催化循环至关重要。
    DOI:
    10.1246/bcsj.20220013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苯硫醇叔丁基过氧化氢 、 dipotassium peroxodisulfate 作用下, 以 三氟乙酸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2-(mesitylthio)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芳烃和二芳基二硫属元素化物无过渡金属合成不对称的二芳基硫属元素化物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无过渡金属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用于在室温条件下通过使用过硫酸钾,在氧化条件下由二芳基二卤化锑和芳烃合成不对称的二芳基硫属元素化物(S,Se和Te)。各种取代的芳烃,例如苯甲醚,硫代苯甲醚,二苯醚,苯酚,萘酚,二和三甲氧基苯,二甲苯,均三甲苯,N,N-二甲基苯胺,溴取代的芳烃,萘和二芳基二卤化碳经历了碳硫族键形成反应在三氟乙酸中生成不对称的二芳基硫属元素化物。为了理解反应的机理部分,由77进行了详细的中间体原位表征通过使用二苯基二硒化物为底物进行Se NMR光谱分析。77 Se NMR研究表明,亲电子物质ArE +是由二芳基二卤化二硫化物与过硫酸盐在三氟乙酸中反应生成的。芳基硫属元素离子对芳烃的亲电攻击可能是芳基-硫属元素键形成的原因。
    DOI:
    10.1021/jo302480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on of nitro- and nitroso-compounds by tervalent phosphorus reagents. Part IX. The ‘blocked ortho’ effect in reactions of 2,6-di-substituted aryl 2-nitrophenyl and 2,6-disubstituted aryl 2-azidophenyl sulphides: a new series of nitrene-induced aromatic rearrangements
    作者:J. I. G. Cadogan、S. Kulik
    DOI:10.1039/j39710002621
    日期:——
    thermo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2-azido-derivatives proceed via rearrangement involving a free ortho-position in the aryl group to give phenothiazines, corresponding reactions involving nitro-compounds and azides in which both ortho-positions are blocked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se have led to a new series of aromatic rearrangements whereby 2-nitrophenyl 2,6-dimethyl-, 2,6-dimethoxy-, 2,6-dichloro-
    鉴于有证据表明,将芳基2-硝基苯硫化物亚磷酸三乙酯脱氧并进行相应的2-叠氮基衍生物的热解是通过重排进行的,该重排涉及芳基中的游离邻位,从而产生吩噻嗪,相应的反应涉及硝基化合物和已经完成了两个邻位都被阻断的叠氮化物。这些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芳族重排,其中2-硝基苯基2,6-二甲基-,2,6-二甲氧基-,2,6-二-,2--6-甲基-,2,4,6-三甲基和2,6-二乙氧基羰基苯基硫化物以及(除了姓氏例外)相应的2-叠氮基衍生物分别转化为5,11-二氢-4-甲基二苯并[ b,e] [1,4] thiazepine(17),1-和1,2-二甲氧基吩噻嗪(通过新型的脱甲氧基作用和1,4-甲氧基基团转移),1-和4-氯吩噻嗪,1-和4-甲基吩噻嗪, 5,11-二氢-2,4-二甲基二苯并[ b,e ] [1,4]噻嗪(23)和4a H-吩噻嗪-1,4a-二羧酸乙酯(50)。在两种取代的衍生物的情
  • Unexpectedly ligand-free copper-catalyzed C–S cross-coupling of benzothiazole with aryl iodides in aqueous solution
    作者:Yi-Si Feng、Hong-Xia Qi、Wei-Cheng Wang、Yu-Feng Liang、Hua-Jian Xu
    DOI:10.1016/j.tetlet.2012.04.004
    日期:2012.6
    A novel synthetic protocol for 2-aminophenyl sulfide derivatives via the reactions of benzothiazole with aryl iodides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actions were catalyzed by CuCl with tetrabutylammonium hydroxide as the base and water as the solvent without ligand at 50 degrees C or room temperature. A variety of aryl iodides underwent the C-S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ith benzothiazole to afford smoothly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in excellent yield. (C)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CADOGAN J. I. G.; TWEDDLE N. J.,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PART 1, 1979, NO 5, 1278-1284
    作者:CADOGAN J. I. G.、 TWEDDLE N.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p)-2-(叔丁硫基)-1-(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1E)-1-{4-[(4-氨基苯基)硫烷基]苯基}乙酮肟 颜料红88 颜料紫36 顺式-1,2-二(乙硫基)-1-丙烯 非班太尔-D6 雷西那得中间体 阿西替尼杂质J 阿西替尼杂质C 阿西替尼杂质4 阿西替尼杂质 阿西替尼 阿拉氟韦 阿扎毒素 阿嗪米特 阔草特 银(I)(6-氨基-2-(甲硫基)-5-亚硝基嘧啶-4-基)酰胺水合物 钾三氟[3-(苯基硫基)丙基]硼酸酯(1-) 邻甲苯基(对甲苯基)硫化物 避虫醇 连翘脂苷B 还原红 41 还原紫3 还原桃红R 达索尼兴 辛硫醚 辛-1,7-二炔-1-基(苯基)硫烷 西嗪草酮 萘,2-[(2,3-二甲基苯基)硫代]- 莫他哌那非 茴香硫醚 苯醌B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甲基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6-二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2-[(2-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氯-4-[(4-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乙硫基)- 苯酚,3,5-二[(苯基硫代)甲基]- 苯胺,4-[5-溴-3-[4-(甲硫基)苯基]-2-噻嗯基]- 苯胺,3-氯-4-[(1-甲基-1H-咪唑-2-基)硫代]- 苯胺,2-[(2-吡啶基甲基)硫代]- 苯硫醚-D10 苯硫胍 苯硫基乙酸 苯硫代磺酸S-(三氯乙烯基)酯 苯甲醇,2,3,4,5,6-五氟-a-[(苯基硫代)甲基]-,(R)- 苯甲酸,3-[[2-[(二甲氨基)甲基]苯基]硫代]-,盐酸 苯甲胺,5-氟-2-((3-甲氧苯基)硫代)-N,N-二甲基-,盐酸 苯甲二硫酸,4-溴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