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4-nitrophenyl p-nitrophenylacet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4-nitrophenyl p-nitrophenylacetate
英文别名
(2-Chloro-4-nitrophenyl) 2-(4-nitrophenyl)acetate
2-chloro-4-nitrophenyl p-nitrophenylacet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9ClN2O6
mdl
——
分子量
336.688
InChiKey
LFKOPSGHSDCHE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在MeCN水溶液中,由R2NH / R2NH2 +促进的苯乙酸芳基酯形成酮的消除。E2和E1cb之间的机械边界。
    摘要:
    在70 mol%MeCN(aq)中由R2NH / R2NH2 +促进的2-X-4-NO2C6H3CH2C(O)OC6H3-2-Y-4-NO2 [X = H(1),NO2(2)]的消除反应已经完成动力学研究。当Y = Cl,CF3和NO2时,通过E2机制从1开始进行碱促消除。该机制由较差的离去基团(Y = H,OMe)变为竞争性的E2和E1cb机制,而由强吸电子的β-芳基(2,X = NO2)转变为E1cb极端。为消除1而计算出的beta = 0.14和beta(lg)= 0.10-0.21的值(Y = NO2)表示类似质子的过渡态,质子转移程度较小,Cα-OAr键断裂。离开的基团较差时,质子转移的程度增加,而离开的基团较弱时,离去基团键的裂解程度增加。也,k(1)和k(-1)/ k(2)值随反应物结构变化的变化与E1cb机制一致。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从E2到E1cb极值机制转变的合理途径。
    DOI:
    10.1021/jo025555m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硝基苯乙酸2-氯-4-硝基苯酚2-氯-1-甲基吡啶碘化物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29%的产率得到2-chloro-4-nitrophenyl p-nitrophenyl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MeCN水溶液中,由R2NH / R2NH2 +促进的苯乙酸芳基酯形成酮的消除。E2和E1cb之间的机械边界。
    摘要:
    在70 mol%MeCN(aq)中由R2NH / R2NH2 +促进的2-X-4-NO2C6H3CH2C(O)OC6H3-2-Y-4-NO2 [X = H(1),NO2(2)]的消除反应已经完成动力学研究。当Y = Cl,CF3和NO2时,通过E2机制从1开始进行碱促消除。该机制由较差的离去基团(Y = H,OMe)变为竞争性的E2和E1cb机制,而由强吸电子的β-芳基(2,X = NO2)转变为E1cb极端。为消除1而计算出的beta = 0.14和beta(lg)= 0.10-0.21的值(Y = NO2)表示类似质子的过渡态,质子转移程度较小,Cα-OAr键断裂。离开的基团较差时,质子转移的程度增加,而离开的基团较弱时,离去基团键的裂解程度增加。也,k(1)和k(-1)/ k(2)值随反应物结构变化的变化与E1cb机制一致。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从E2到E1cb极值机制转变的合理途径。
    DOI:
    10.1021/jo025555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CH2CH2COOPFPESTER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CH2CH2COOPFPESTER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8-四氟苯酚酯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五氟苯酯 马来酰亚胺-三聚乙二醇-五氟苯酚酯 靛酚乙酸酯 阿立哌唑标准品002 间硝基苯基戊酸酯 间氯苯乙酸乙酯 间乙酰苯甲酸 钾4-乙酰氧基苯磺酸酯 酚醛乙酸酯 邻苯二酚二乙酸酯 邻甲苯基环己甲酸酯 邻甲氧基苯乙酸酯 辛酸苯酯 辛酸对甲苯酚酯 辛酸五氯苯基酯 辛酸-(3-氯-苯基酯) 辛酰溴苯腈 苯酰胺,3,4-二(乙酰氧基)-N-[6-氨基-1,2,3,4-四氢-1-(4-甲氧苯基)-3-甲基-2,4-二羰基-5-嘧啶基]- 苯酚-乳酸 苯酚,4-异氰基-,乙酸酯(ester) 苯酚,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乙酸酯 苯酚,3-(1,1-二甲基乙基)-,乙酸酯 苯酚,2-溴-3-(二溴甲基)-5-甲氧基-,乙酸酯 苯甲醇,4-(乙酰氧基)-3,5-二甲氧基- 苯甲酸,4-(乙酰氧基)-2-氟- 苯氧基氯乙酸苯酯 苯基金刚烷-1-羧酸酯 苯基氰基甲酸酯 苯基庚酸酯 苯基庚-6-炔酸酯 苯基己酸酯 苯基呋喃-2-羧酸酯 苯基吡啶-2-羧酸酯 苯基十一碳-10-烯酸酯 苯基乙醛酸酯 苯基乙酸酯-d5 苯基丙二酸单苯酯 苯基丙-2-炔酸酯 苯基丁-2,3-二烯酸酯 苯基4-乙基环己烷羧酸 苯基3-乙氧基-3-亚氨基丙酸盐 苯基2-(苯磺酰基)乙酸酯 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2-(2-甲氧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2-(2-甲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乙酸-(2-甲酰基-苯基酯) 苯基-乙酸-(2-环己基-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