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4-(5-methylfuran-2-yl)-butan-2-ol | 24275-86-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4-(5-methylfuran-2-yl)-butan-2-ol
英文别名
2-Methyl-4-(5-methylfuran-2-yl)butan-2-ol
2-methyl-4-(5-methylfuran-2-yl)-butan-2-ol化学式
CAS
24275-86-3
化学式
C10H16O2
mdl
——
分子量
168.236
InChiKey
DZJNZCWOBODTE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33.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thyl-4-(5-methylfuran-2-yl)-butan-2-ol盐酸selenium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61%的产率得到2-Methyl-4-(5-methyl-selenophen-2-yl)-buta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呋喃系列化合物与硒化氢的新反应
    摘要:
    DOI:
    10.1007/bf00506430
  • 作为产物:
    描述:
    4-(5-甲基-2-呋喃)丁烷-2-酮甲基氯化镁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2-methyl-4-(5-methylfuran-2-yl)-butan-2-ol
    参考文献:
    名称:
    2,6-二甲基-5-庚烯-2-醇及其杂环类似物清除过氧自由基活性的探索性研究
    摘要:
    摘要 2,6-二甲基-5-庚烯-2-醇(1)及其新型杂环类似物2-甲基-4-(5-甲基呋喃-2-基)-丁烷-的结构特性和自由基清除活性2-ol ( 2 ) 和 2-methyl-4-(5-methylthiophen-2-yl)-butan-2-ol ( 3 ) 是首次使用实验和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标题化合物对过氧自由基的活性通过使用标准荧光测试,即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测定(ORAC FL)来确定。此外,通过使用比色 ABTS 测定法评估了气味剂的给电子能力。根据从 ORAC FL 测试中获得的实验结果,与新型对应物相比,2,6-二甲基-5-庚烯-2-醇具有最高的活性。尽管如此,所有研究的化合物都表现出明显的抗过氧自由基活性,与单萜醇中最突出的抗氧化剂之一,即芳樟醇所发挥的活性相当。另一方面,标题化合物对 ABTS 自由基阳离子的猝灭能力相对较低。进行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DFT) 方法和混合泛函
    DOI:
    10.1016/j.molstruc.2015.11.0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 ?-di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selenophene
    作者:V. G. Kharchenko、I. A. Markushina、S. P. Voronin
    DOI:10.1007/bf00522142
    日期:1982.3
  • XOLCHENKO, V. R.;MARKUSHINA, I. A.;VORONIN, S. P.,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82, N 3, 418-419
    作者:XOLCHENKO, V. R.、MARKUSHINA, I. A.、VORONIN, S. P.
    DOI:——
    日期:——
  • XARCHENKO, V. G.;MARKUSHINA, I. A.;VORONIN, S. P.,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83, N 2, 219-221
    作者:XARCHENKO, V. G.、MARKUSHINA, I. A.、VORONIN, S. P.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