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为浅黄色的针状结晶,熔点在100-104℃之间,它可溶于二氧氯环、N,N-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和水(水中溶解度约为0.4%),并且在酸性条件下表现稳定。
二硫氰基甲烷,亦称二硫氰酸甲酯、浸种灵或二硫氰酸亚甲基酯(简称MBT),是一种浅黄色或接近无色的针状结晶。其分子量为130.2,相对密度在20℃时约为1.1±0.1,熔点为102~104℃,闪点53℃。二硫氰基甲烷几乎不溶于水,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仅为2.3×10^-6。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特殊的分散剂和渗透剂来提高其溶解性。它能溶于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微溶于其他有机物。在pH值为6~6.5的范围内较为稳定,但在pH值升至8时则会迅速水解。
生产方法通过将过量的硫氰酸钠(或硫氰化钠)与二氯甲烷加入反应釜中,在75℃下进行搅拌并加热至80~100℃。反应结束后回收二氯甲烷,分离固液两相即可得到粗制的二硫氰基甲烷。
用途原药可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使用Li-Crosorb RP-18柱装填物和甲醇/水(2ml/min)作为洗脱液,在254nm处进行紫外检测。此方法适用于测定含有效成分为2mg/kg的水溶液。
化学性质二硫氰基甲烷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02-104℃,溶于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微溶于其他有机物。在室温下的溶解度约为2300ppm,在pH值高于8的情况下会快速水解。
安全性毒性:大鼠口服0.5mg/kg未出现中毒症状;1mg/kg剂量时,大鼠表现出痛苦并减少活动量。本品无致突变性,但对鱼类极为有毒。
杀虫剂增效:二硫氰基甲烷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用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库房应通风、低温干燥,并与食品原料分开储存运输。灭火时使用干粉、泡沫或砂土。
类别:农药
可燃性危险特性: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