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N,N-dibenzylamino)-4-penten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N,N-dibenzylamino)-4-pente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2-(dibenzylamino)pent-4-enoate
ethyl 2-(N,N-dibenzylamino)-4-penten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1H25NO2
mdl
——
分子量
323.435
InChiKey
OQBBRWZFRPATJ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N,N-dibenzylamino)-4-penteno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dibenzylamino)pent-4-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非对映选择性地获得反式-2-取代的环戊胺
    摘要:
    描述了通过串联的加氢锆化/路易斯酸介导的环化序列对丁烯基恶唑烷进行的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反式-2-取代的环戊胺。该方法允许容易地制备似乎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的各种取代的环戊胺。(±)-罗多卡因,(±)-反式-戊烷和对映体富集的反式-环戊烷-1,2-二胺的合成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DOI:
    10.1021/ol102038x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3-bromo-3-cyclopropyl-2-(dibenzylamino)propanoate 在 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 、 2-(4,5-dihydro-1H-imidazol-2-yl)-4-methylpyridine 、 potassium carbonate联硼酸新戊二醇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ethyl 2-(N,N-dibenzylamino)-4-pent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Ni/二硼协同催化实现 β-溴代 α-氨基酸酯的自由基 1,2-氮迁移级联以获取 β-氨基酸基序
    摘要:
    氨基酸酯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也是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常见结构元素。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自由基级联反应,涉及 1,2-氮迁移和 C(sp 2 )–H 分子内环化,从而能够获得多种 β-氨基酸基序。在 Ni/二硼协同催化作用下,实现了 β-溴 α-氨基酸酯的π 系统独立 1,2- N移动,从而形成了两个新键,包括 C(sp 3 )–C (sp 2 ) 键和C(sp 3 )–N 键。该级联反应表现出广泛的底物相容性和高非对映选择性,并且无需氧化剂、有毒自由基引发剂和/或高温即可进行。据观察,二硼化合物既可作为惰性 C-N 键断裂/迁移的活化剂,又可作为 Ni 催化循环的还原剂。这揭示了无需 π 系统即可实现N功能的彻底远程迁移。还证明了涉及 1,2-N-位移随后分子间卤化或硒化的自由基级联。
    DOI:
    10.1021/acscatal.4c010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jugated imines and iminium salts as versatile acceptors of nucleophiles
    作者:Makoto Shimizu、Iwao Hachiya、Isao Mizota
    DOI:10.1039/b814930e
    日期:——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methodologies where nucle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s to imino carbons are utilized in crucial step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double nucle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s with alpha,beta-unsaturated aldimines, addition reactions using alkynyl imines, "umpoled" reactions of alpha-imino esters, and the use of iminium salts as reactive electrophiles.
    对涉及生物活性和功能材料的含氮分子的兴趣日益增长,刺激了合成方法的最新发展,在关键步骤中利用了对亚基碳的亲核加成反应。本文总结了与α,β-不饱和醛亚胺的双亲核加成反应,使用炔基亚胺的加成反应,α-亚基酯的“团聚”反应以及亚胺盐作为反应性亲电试剂的使用。
  • A New Synthetic Method for α-Alkoxycarbonyl Iminium Salt and Its Reaction with Nucleophiles
    作者:Makoto Shimizu、Hiroyuki Itou、Megumi Miura
    DOI:10.1021/ja042330f
    日期:2005.3.1
    An iminium salt was easily prepared using the oxidation of amino ketene silyl acetal with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and the subsequent nucleophilic addition to this iminium species proceeded efficiently to afford alpha-amino esters in good yields.
    使用 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氧化乙烯酮硅烷乙缩醛很容易制备亚胺盐,随后对该亚胺物质的亲核加成有效地进行,得到α-基酯收益良好。
  • Copper-Catalyzed Amination of Ketene Silyl Acetals with Hydroxylamines: Electrophilic Amination Approach to α-Amino Acids
    作者:Naoki Matsuda、Koji Hirano、Tetsuya Satoh、Masahiro Miura
    DOI:10.1002/anie.201206755
    日期:2012.11.19
    Role reversal: The title rea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liver α‐amino acids under ver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see scheme; dpppen=1,5‐bis(diphenylphosphino)pentane). The catalysis provides a new CN bond‐forming approach for the synthesis of α‐amino acids by using an umpolung, electrophilic amination strategy.
    角色逆转:已开发出标题反应,可以在非常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递送α-氨基酸(请参见方案; dpppen = 1,5-双(二苯基膦基戊烷)。催化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C 通过使用极性转换,亲电胺化策略α氨基酸的合成N键形成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