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3-氯苯基)呋喃-2-羧酸 | 41019-44-7

中文名称
5-(3-氯苯基)呋喃-2-羧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3-chlorophenyl)furan-2-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
5-(3-氯苯基)呋喃-2-羧酸化学式
CAS
41019-44-7
化学式
C11H7ClO3
mdl
MFCD02067340
分子量
222.628
InChiKey
OWEBZHHXEPQWQ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7-178oC
  • 沸点:
    398.6±32.0 °C(Predicted)
  • 密度:
    1.374±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0.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海关编码:
    2932190090
  • 储存条件:
    储存条件:密封、干燥、避光,适宜温度为2-8℃。

SDS

SDS:6985576159f9fa18dcd04d88015616fb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3-氯苯基)呋喃-2-羧酸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5-(3-氯苯基)呋喃-2-甲酰氯
    参考文献:
    名称:
    2,5-二取代呋喃衍生物作为P-糖蛋白抑制剂对MCF-7 / ADR细胞中阿霉素抗性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估。
    摘要:
    多药耐药性(MDR)是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中,细胞对由P-糖蛋白(P-gp)介导的结构和机械上不相关的药物具有耐药性。这是癌症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作为癌症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阿霉素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因此,针对P-gp蛋白是解决MDR的关键点之一。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三类含四氢喹啉或四氢异喹啉的呋喃衍生物作为P-gp抑制剂。含有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化合物5m对P-gp具有良好的效力(EC50 = 0.89±0.11μM)。初步的结构-活性关系和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5m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先导化合物将很有希望。最值得一提的是阿霉素与5m的药物组合显示出约97.8%的抗增殖作用。这项研究提供了突出的P-gp抑制剂,可耐受具有多药耐药性(尤其是阿霉素耐药性)的恶性肿瘤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DOI:
    10.1016/j.ejmech.2018.04.012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2-糠酸甲酯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sodium carbo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5-(3-氯苯基)呋喃-2-羧酸
    参考文献:
    名称:
    在镁在结核分枝杆菌水杨酸合酶(MbtI)的活性中的作用上释放X射线,用于药物设计。
    摘要:
    Mg 2+依赖性结核分枝杆菌水杨酸酯合酶(MbtI)是参与铁载体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由于铁对于微生物的存活和致病性至关重要,因此考虑到哺乳动物中不存在同源酶,这种蛋白质构成了抗结核治疗的诱人靶标。我们基于呋喃的候选物的构效关系的扩展使我们能够披露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10,K i = 4μM),这对分枝杆菌培养物也证明是有效的。通过结构研究,我们表征了其意外的Mg 2+-独立绑定模式。我们还研究了Mg 2+辅助因子在催化中的作用,分析了MbtI–Mg 2+ –水杨酸酯三元配合物的第一晶体结构。总体而言,这些结果通过合理设计改良的MbtI抑制剂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铺平了道路。
    DOI:
    10.1021/acs.jmedchem.0c003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S6740 derivatives: Exploration of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for 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silent activation
    作者:Maria Chiara Pismataro、Nicole A. Horenstein、Clare Stokes、Marta Quadri、Marco De Amici、Roger L. Papke、Clelia Dallanoce
    DOI:10.1016/j.ejmech.2020.112669
    日期:2020.11
    The 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nAChR) silent agonists, able to induce 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and promote the α7 metabotropic function, are emerging as new promising therapeutic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Herein, we report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nvestigation of the archetypal silent agonist NS6740 (1,4-diazabicyclo[3.2.2]nonan-4-yl(5-(3-(trifluoromethyl)-phenyl)-furan-2-yl)methanone)
    能够诱导受体脱敏并促进α7代谢功能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沉默激动剂,正在成为新兴的新型治疗性抗炎药。在这里,我们报告原型沉默激动剂NS6740(1,4-二氮杂双环[3.2.2]壬南-4-基(5-(3-(三氟甲基)-苯基)-呋喃-2-基)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甲酮)(1)阐明负责α7沉默激活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在这项研究中,NS6740片段11 - 16和类似物17 - 32设计,合成,并测定对表达的人α7烟碱受体爪蟾两电极电压钳制实验的卵母细胞。NS6740的所有结构部分对于产生其独特的活性谱至关重要。二氮杂双环核是必需的,但不足以诱导α7沉默激活。中央氢键受体核和芳族部分对于促进延长的α7受体结合和持续的脱敏至关重要。化合物13和17是有效的部分激动剂。化合物12,21,23 - 26,和30α7nAChR高度脱敏,因此可能对炎症反应的其他研究感兴趣。我们获得了有助于进一步沉默激动剂发展的关键结构信息。
  • Novel <i>S</i>-Thiazol-2-yl-furan-2-carbothioat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T3SS Inhibitors Against <i>Xanthomonas oryzae</i> on Rice
    作者:Shan Jiang、Min He、Xu-Wen Xiang、Muhammad Adnan、Zi-Ning Cui
    DOI:10.1021/acs.jafc.9b04085
    日期:2019.10.30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HR without affecting bacterial growth. The mRNA levels of some representative genes (hrp/hrc genes) were reduced up to different extents. In vivo bioassay results showed that eight T3SS inhibitors could redu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and bacterial leaf streak symptoms on rice, significantly.
    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造成的细菌性叶枯病(BLB)被认为是水稻最具破坏性的疾病。杀菌剂的使用是控制这种破坏性疾病的最广泛使用的传统方法之一。过度使用和重复使用相同的杀菌剂也成为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寻找新的抗微生物剂的广泛使用的方法通常将细菌毒力因子作为目标,而不影响细菌的生长。III型分泌系统(T3SS)是一种蛋白质附件,在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被认为具有必需的毒力因子。由于保守的构建,T3SS被认为是新的抗菌药物泛滥的重要标志。为了寻找新的T3SS抑制剂,设计和合成了另一系列的1,3-噻唑衍生物。通过1 H NMR,13 C NMR,M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所有标题化合物均显着抑制hpa1基因的启动子活性。他们中的八个显示出比我们以前的T3SS抑制剂TS006(邻香豆酸,OCA)更好的抑制作用。用八种化合物处理Xoo可以显着降低HR,而不会影响细菌的生长。一些代表性基因(hrp
  • Discovery of a series of 5-phenyl-2-furan derivatives containing 1,3-thiazole moiety as potent Escherichia coli β-glucuronidase inhibitors
    作者:Tao-Shun Zhou、Lu-Lu He、Jing He、Zhi-Kun Yang、Zhen-Yi Zhou、Ao-Qi Du、Jin-Biao Yu、Ya-Sheng Li、Si-Jia Wang、Bin Wei、Zi-Ning Cui、Hong Wang
    DOI:10.1016/j.bioorg.2021.105306
    日期:2021.11
    evalua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β-glucuronidase (EcGUS). Twelve of them showed satisfactory inhibition against EcGUS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0.25 μM to 2.13 μM with compound 12 exhibited the best inhibition. Inhibition kinetic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compound 12 (Ki = 0.14 ± 0.01 μM) was an uncompetitive inhibitor for EcGUS and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 further predicted
    肠道微生物 β-葡萄糖醛酸酶因其作为减轻某些药物或其代谢物引起的胃肠道毒性的潜在治疗靶标的作用而备受关注。在这项研究中,含有1,3-噻唑基部分15 5-苯基-2-呋喃衍生物(1 - 15合成并评价了它们对抑制效果)大肠杆菌β葡糖醛酸酶(EcGUS)。其中 12 种对 EcGUS 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抑制作用,IC 50值范围为 0.25 μM 至 2.13 μM,其中化合物12表现出最佳抑制作用。抑制动力学研究表明,化合物12 (K i = 0.14 ± 0.01 μM) 是 EcGUS 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分子对接模拟进一步预测了化合物12与 EcGUS的结合模型和能力。初步的结构抑制活性关系研究表明,苯的杂环骨架和溴取代可能对抑制 EcGUS 至关重要。这些化合物有可能应用于药物引起的胃肠道毒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研究人员设计和开发更有效的 5-苯基-2-呋喃型 EcGUS 抑制剂。
  •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5-Aryl-2-Substituted Furans Catalyzed by K3[Fe(CN)6]
    作者:Ambika、Pradeep Pratap Singh
    DOI:10.1007/s10562-021-03799-y
    日期:2022.8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at C-5 position of 2-substituted furans to provide a range of π-diverse 5-aryl-2-substituted furan derivatives in 58–80% yield has been reported. The method employ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use of catalytic amount of K3[Fe(CN)6]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short reaction time with high yields. Also, a variety of anilines with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已经报道了一种在 2-取代呋喃的 C-5 位形成碳-碳键的有效方法,以 58-80% 的产率提供一系列 π-多样化的 5-芳基-2-取代呋喃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在温和条件下使用催化量的K 3 [Fe(CN) 6 ]、反应时间短、收率高等优点。此外,具有多种官能团的多种苯胺可用于合成 5-芳基-2-取代的呋喃。 图形摘要
  • Derivatives of (<i>R</i>)-3-(5-Furanyl)carboxamido-2-aminopropanoic Acid as Potent NMDA Receptor Glycine Site Agonists with GluN2 Subunit-Specific Activity
    作者:Fabao Zhao、Unai Atxabal、Sofia Mariottini、Feng Yi、James S. Lotti、Nirvan Rouzbeh、Na Liu、Lennart Bunch、Kasper B. Hansen、Rasmus P. Clausen
    DOI:10.1021/acs.jmedchem.1c01810
    日期:2022.1.13
    potencies and agonist efficacies among the NMDA receptor subtypes (GluN1/2A–D) in a manner dependent on the GluN2 subunit. Notably, compound 8p is identified as a potent partial agonist at GluN1/2C (EC50 = 0.074 μM) with an agonist efficacy of 28% relative to activation by Gly and virtually no agonist activity at GluN1/2A, GluN1/2B, and GluN1/2D. Thus, these novel agonists can modulate the activity of specific
    NMDA 受体介导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并且由于它们参与多种精神和神经疾病而成为治疗靶点。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系列 ( R )-3-(5-furanyl)carboxamido-2-aminopropanoic acid analogues 8a – s作为 GluN1 亚基甘氨酸 (Gly) 结合位点激动剂的设计和合成,但不是NMDA 受体的 GluN3 亚基。这些新型类似物以依赖于 GluN2 亚基的方式在 NMDA 受体亚型 (GluN1/2A–D) 中显示出高度可变的效力和激动剂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8p被鉴定为 GluN1/2C (EC 50= 0.074 μM),相对于 Gly 激活的激动剂功效为 28%,并且在 GluN1/2A、GluN1/2B 和 GluN1/2D 上几乎没有激动剂活性。因此,这些新型激动剂可以通过替代完全内源性激动剂 Gly 或d-丝氨酸 ( d -Ser)来调节特定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除草醚 醋糠硫胺 醋呋三嗪 酪氨酰-甘氨酰-色氨酰-蛋氨酰-门冬氨酰-苯基丙氨酰-甘氨酸 糠酸(呋喃甲酸) 糠酸異戊酯 糠酸烯丙酯 碘化溴刚 硫代糠酸甲酯 硝基呋喃杂质 硝呋隆 硝呋醛肟标准品 硝呋美隆 硝呋维啶 硝呋立宗 硝呋甲醚 硝呋烯腙盐酸盐 硝呋烯腙 硝呋替莫 硝呋拉定 硝呋太尔杂质B 硝呋噻唑 硝呋乙宗 盐酸呋喃它酮 盐酸呋喃他酮 甲基7-[5-乙酰氨基-4-[(2-溴-4,6-二硝基苯基)偶氮]-2-甲氧苯基]-3-羰基-2,4,10-三氧杂-7-氮杂十一烷-11-酸酯 甲基5-溴-3-甲基-2-糠酸酯 甲基5-乙酰氨基-2-糠酸酯 甲基5-{[(氯乙酰基)氨基]甲基}-2-糠酸酯 甲基5-(甲氧基甲基)-2-甲基呋喃-3-羧酸酯 甲基5-(溴甲基)-4-(氯甲基)-2-糠酸酯 甲基5-(乙氧基甲基)-2-甲基-3-糠酸酯 甲基5-({[5-(三氟甲基)-2-吡啶基]硫代}甲基)-2-糠酸 甲基5-(4-甲酰基苯基)-2-糠酸酯 甲基5-(3-甲酰基苯基)-2-糠酸酯 甲基4-甲基-3-糠酸酯 甲基4-溴-5-甲基-2-糠酸酯 甲基4-乙酰基-5-甲基-2-糠酸酯 甲基4,6-二氯-3-(二乙基氨基)呋喃并[3,4-c]吡啶-1-羧酸酯 甲基3-羟基呋喃并[3,2-b]吡啶-2-羧酸酯 甲基3-甲酰基-2-糠酸酯 甲基3-氨基呋喃并[2,3-b]吡啶-2-羧酸酯 甲基3-氨基-5-(2-甲基-2-丙基)-2-糠酸酯 甲基3-乙基-4-苯基-2-糠酸酯 甲基3-(叔丁氧基羰基)呋喃-2-羧酸甲酯 甲基2-甲氧基-5-苯基-3-糠酸酯 甲基2-乙基-3-糠酸酯 甲基(2Z)-2-呋喃-2-基-3-(5-硝基呋喃-2-基)丙-2-烯酸酯 甲基(2E)-3-[5-(氯甲酰基)-2-呋喃基]丙烯酸酯 环己基呋喃-2-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