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2,3,3,4-hexachlorobutane | 1573-5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2,3,3,4-hexachlorobutane
英文别名
1,2,2,3,3,4-hexachloro-butane;1,2,2,3,3,4-Hexachlor-butan;1,2,2,3,3,4-Hexachlorbutan
1,2,2,3,3,4-hexachlorobutane化学式
CAS
1573-57-5
化学式
C4H4Cl6
mdl
——
分子量
264.794
InChiKey
FSRFCQHSPWVMP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5-106 °C
  • 沸点:
    261.3±8.0 °C(Predicted)
  • 密度:
    1.62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SDS

SDS:c501b5acf05fa1463cacdc51cd6abdb8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2,3,3,4-hexachlorobutane四丁基氯化铵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40%的产率得到1,2,3,4-tetrachlorobuta-1,3-d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INTEGRATE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Z-1,1,1,4,4,4-HEXAFLUORO-2-BUTENE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且成本效益的合成路线,从2,3-二氯-1,3-丁二烯的特定起始材料到所需的Z-1,1,1,4,4,4-六氟-2-丁烯产物。
    公开号:
    US20160039728A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Ol'dekop,Yu.A.; Kaberdin,R.V.,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69, vol. 5, p. 1351 - 1354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Wille et al.,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55, vol. 591, p. 177,186
    作者:Wille et al.
    DOI:——
    日期:——
  • Schostakowskii; Schmonina,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Khimicheskaya, 1958, p. 109;engl.Ausg.S.106
    作者:Schostakowskii、Schmonina
    DOI:——
    日期:——
  • Polymerization of 2, 3-Difluorobutadiene and 2-Chloro-3-fluorobutadiene
    作者:L. B. Wakefield
    DOI:10.1021/ie50502a051
    日期:1951.10
  • 1, 2, 2, 3, 3, 4-hexachlorobutane
    申请人:FIRESTONE TIRE &
    公开号:US02626965A1
    公开(公告)日:1953-01-27
  • Kaplanyan, E. E.; Mkrtchyan, A. M.; Mkryan, G. M.,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6, vol. 22, # 5, p. 866 - 868
    作者:Kaplanyan, E. E.、Mkrtchyan, A. M.、Mkryan, G.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