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R,5S)-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R,5S)-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ne
英文别名
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ne;(1S,5R)-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ne
(1R,5S)-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6O2
mdl
——
分子量
180.247
InChiKey
RNLHGIXSYHQCGZ-OCAPTIK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5
  • 重原子数:
    13.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R,5S)-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32%的产率得到(1R,3s,5S)-2,2,4,4-tetramethyl-8-oxabicyclo[3.2.1]oct-6-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有机催化的酰基转移对内消旋的二元伯醇进行对映选择性脱对称,对全碳四元中心进行立体控制
    摘要:
    通过催化不对称酰基转移,利用带有四氢吡喃环的内消旋伯二醇的对称性断裂,来控制所有碳的季立体中心。平面手性Fu DMAP催化剂用于该反应中,通过结合去对称化步骤和动力学拆分的协同效应达到高度的对映选择性(最高达97:3 er)。此外,C 6 F 6溶剂显示出有益的效果,产生了有机催化的不对称酰基转移的第一个实例。经过简单的开环顺序后,解对称的单酯随后用于获得带有全碳四元立体中心的复杂的聚酮化合物构建基。
    DOI:
    10.1002/anie.201308268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四氢呋喃并[3,2 - b ]呋喃-2(3 H)-one衍生物,具有生物学兴趣的天然产物合成子的新方法
    摘要:
    提出了一种以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方式合成四氢呋喃[3,2-b]呋喃-2(3 H)-一种存在于植物,真菌,藻类,昆虫和其他生物中的多种天然产物中的结构亚基。这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并且在不同的治疗领域显示出非常高的活性。该方法包括由相应的二卤代酮原位生成的高度取代的2-氧基烯丙基阳离子与2-官能化的呋喃(在我们的情况下为2-NHBoc-呋喃)反应。这是一锅反应,可提供所需的呋喃并呋喃酮,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这种新的合成方法简单,直接和通用,因为可以通过适当设计原料的取代基来制备各种各样的呋喃呋喃酮并具有广泛的分子多样性。
    DOI:
    10.1016/j.tet.2016.09.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KUZAWA, SHIN-ICHI;FUKUSHIMA, MASAKAZU;FUJINAMI, TATSUO;SAKAI, SHIZUYOSH+, BULL. CHEM. SOC. JAP., 62,(1989) N, C. 2348-2352
    作者:FUKUZAWA, SHIN-ICHI、FUKUSHIMA, MASAKAZU、FUJINAMI, TATSUO、SAKAI, SHIZUYOSH+
    DOI:——
    日期:——
  • New methodology for the synthesis of tetrahydrofuro[3,2-b]furan-2(3H)-one derivatives, synthons of natural products with biological interest
    作者:Ángel M. Montaña、Joan A. Barcia、Pedro M. Grima、Gabriele Kociok-Köhn
    DOI:10.1016/j.tet.2016.09.004
    日期:2016.10
    the desired furofuranones with high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y. The new synthetic method is simple, straightforward and versatile, because a wide variety of furofuranones, and with wide molecular diversity, may be prepared by adequately designing the substituents of starting materials. The resulting furofuranones may be potentially derivatized to generate chemical libraries of high molecular diversity
    提出了一种以区域和立体选择性方式合成四氢呋喃[3,2-b]呋喃-2(3 H)-一种存在于植物,真菌,藻类,昆虫和其他生物中的多种天然产物中的结构亚基。这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并且在不同的治疗领域显示出非常高的活性。该方法包括由相应的二卤代酮原位生成的高度取代的2-氧基烯丙基阳离子与2-官能化的呋喃(在我们的情况下为2-NHBoc-呋喃)反应。这是一锅反应,可提供所需的呋喃并呋喃酮,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这种新的合成方法简单,直接和通用,因为可以通过适当设计原料的取代基来制备各种各样的呋喃呋喃酮并具有广泛的分子多样性。
  • Stereocontrol of All-Carbon Quaternary Centers through Enantioselective Desymmetrization of<i>Meso</i>Primary Diols by Organocatalyzed Acyl Transfer
    作者:Christèle Roux、Mathieu Candy、Jean-Marc Pons、Olivier Chuzel、Cyril Bressy
    DOI:10.1002/anie.201308268
    日期:2014.1.13
    The symmetry breaking of meso primary diols bearing a tetrahydropyran ring was employed, using catalytic asymmetric acyl transfer, to control all‐carbon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 The planar chiral Fu DMAP catalyst was used in this reaction to reach a high degree of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97:3 e.r.) through a synergic effect combining a desymmetrization step and a kinetic resolution. Moreover, a
    通过催化不对称酰基转移,利用带有四氢吡喃环的内消旋伯二醇的对称性断裂,来控制所有碳的季立体中心。平面手性Fu DMAP催化剂用于该反应中,通过结合去对称化步骤和动力学拆分的协同效应达到高度的对映选择性(最高达97:3 er)。此外,C 6 F 6溶剂显示出有益的效果,产生了有机催化的不对称酰基转移的第一个实例。经过简单的开环顺序后,解对称的单酯随后用于获得带有全碳四元立体中心的复杂的聚酮化合物构建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科立内酯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 抗-11-氧杂三环[4.3.1.12,5]十一碳-3-烯-10-酮 戊二酸二甲酯 恩洛铂 异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四氢吡喃醚-二聚乙二醇 四氢吡喃酮 四氢吡喃-4-醇 四氢吡喃-4-肼二盐酸盐 四氢吡喃-4-羧酸甲酯 四氢吡喃-4-羧酸噻吩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