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Br2(3-methylpyridine)4} | 34787-8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Br2(3-methylpyridine)4}
英文别名
——
{CoBr2(3-methylpyridine)4}化学式
CAS
34787-80-9;14302-31-9
化学式
C24H28Br2CoN4
mdl
——
分子量
591.314
InChiKey
HYBQSLKQFFTYFD-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Br2(3-methylpyridine)4}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CoBr2(3-methylpyrid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杂化金属卤化物的吡啶型配合物 II
    摘要:
    摘要 在钴 (II)-甲基吡啶-溴化物和碘化物的制备过程中,测试了三种不同的溶剂。采用固-气相制备法制备了一些含有不同甲基吡啶的新型三元混合配合物。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热学和光谱学性质。
    DOI:
    10.1016/0040-6031(93)80040-h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吡啶{CoBr2(3-methylpyridine)2}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CoBr2(3-methylpyridine)4}
    参考文献:
    名称: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Effects on Octahedral–Tetrahedral Equilibria in 3-Methylpyridine Solutions of Some Cobalt(II) Halides
    摘要:
    室温下在1 bar—3 kbar压力范围内以及在≈5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oX2(X=Cl,Br)在3-甲基吡啶(3-Me-py)溶液中的可见吸收光谱– 约 76 °C(1 巴)。发现平衡 [CoX2(3-Me-py)2] (四面体)+2(3-Me-py)\ightleftharpoons[CoX2(3-Me-py)4] (八面体)压力范围。较高的压力有利于八面体物质,在 1 bar 下体积变化为 -18–−19 cm3 mol−1。另一方面,上述平衡在高达 40°C 左右的温度下保持得相当好。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四面体物质,氯和溴配合物的反应热分别为 56.7 kJ mol−1 (5.0–44.8 °C) 和 58.6 kJ mol−1 (4.8–34.2 °C)。在高温下,特别是对于溴配合物溶液,在 400 nm 附近出现强烈且宽的谱带。该带可归属于溶剂分子 3-Me-py 与 X- 的接触离子对中出现的电荷转移带,该接触离子对源自四面体物质 [CoX2(3-Me-py)2] 的解离。
    DOI:
    10.1246/bcsj.60.6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rmoanalytical study of picoline complexes
    作者:G. Liptay、G. Nagy、A. Borbély-Kuszmann
    DOI:10.1016/0040-6031(85)85025-5
    日期:1985.9
    Abstract The thermal behaviour of transition-metal halide complexes formed with picoline was studied by derivatograph.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es can take place either in molten or in solid phase in several steps. The mechanism of the step-wise reacti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摘要 用微分仪研究了与甲基吡啶形成的过渡属卤化物配合物的热行为。复合物的热分解可以在熔融相或固相中分几个步骤进行。还研究了逐步反应的机理。
  • Formation of Mixed-ligand Complexes of Cobalt(II) with Bromide and Substituted Pyridines in 1,2-Dibromoethane
    作者:Kiyoshi Sawada、Kazue Miura、Toshio Suzuki
    DOI:10.1246/bcsj.55.780
    日期:1982.3
    CoBr2(R-py)2 type (where R-py=2-methyl-(2Me-py), 3-methyl-(3Me-py), 4-methyl-(4Me-py), 4-acetyl-(4Ac-py), and 4-cyanopyridine (4CN-py), and pyridine(py)) with TBA·Br (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 in 1,2-dibromoethan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cess of R-py, the dibromocomplex gives rise to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al equilibrium:CoBr2(R-py)2+2R-py\oversetkc\ightlef
    一系列 CoBr2(R-py)2 型配合物的平衡(其中 R-py=2-甲基-(2Me-py)、3-甲基-(3Me-py)、4-甲基-(4Me- py)、4-乙酰基-(4Ac-py) 和 4-氰基吡啶 (4CN-py) 和吡啶 (py)) 与 TBA·Br(化四丁基)在 1,2-二溴乙烷中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在过量的 R-py 存在下,二络合物产生以下构型平衡:CoBr2(R-py)2+2R-py\oversetkc\ightleftharpoonsCoBr2(R-py)4(四面体)&(八面体)与4Me-py、3Me-py 和 py 复合物的 logKc 分别为 0.67、0.11 和 0.53±0.03。四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平衡写为:CoBr2(R-py)2+TBA·Br\oversetk3\ightleftharpoons(TBA)CoBr3(R-py)+R-py,(TBA)CoBr3(R-py)+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