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全世界男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不断需要鉴定新的和改进的治疗方法。在可用的选项中,还批准了不同的非甾体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来治疗去势抵抗性药物。这些药物中的大多数由于其
生物学靶标的抗性突变体的发展而显示出有限的应用。 在针对AR开放拮抗剂构象的同源性模型进行基于对接的研究之后,设计了一系列新型3,5-双-三
氟甲基苯基化合物,旨在提高抗雄激素药物
比卡鲁胺和
恩杂鲁胺的抗增殖活性。在存在适应性突变的情况下,新的结构修饰可能会阻止受体采用其封闭的激动剂构象。 在合成的新化合物中,与母体结构相比,一些化合物显示出显着改善的体外活性,对四种不同的前列腺癌
细胞系(LNCaP,
VCaP,DU-145、22Rv1)的IC 50值在低微摩尔范围内。选定的命中证明了完全的AR拮抗行为,并确定了有希望发展的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