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ec-butylphenyl-n-butyl ether | 36160-8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ec-butylphenyl-n-butyl ether
英文别名
1-butoxy-4-(sec-butyl)benzene;1-butoxy-4-(1-methylpropyl)benzene;1-Butoxy-4-sek.-butyl-benzol;<4-sec.Butyl-phenyl>-butyl-aether;Butyl-(4-sec-butyl-phenyl)-aether;butyl-(4-sec-butyl-phenyl)-ether;n-Butyl-p-sec-butylphenylether;1-Butan-2-yl-4-butoxybenzene
4-sec-butylphenyl-n-butyl ether化学式
CAS
36160-80-2
化学式
C14H22O
mdl
——
分子量
206.328
InChiKey
JNRQSFMRWNFDP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36 °C
  • 密度:
    0.89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sec-butylphenyl-n-butyl ether盐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6%的产率得到4-(正丁氧基)苯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NaNO 2 / HCl对(sp 3)C–C(sp 3)/ H键的特定位置氧化
    摘要:
    通过使用NaNO 2 / HCl ,对芳基烷烃中的(sp 3)C–C(sp 3)和(sp 3)C–H键进行了位点特异性氧化的研究。该方法无化学氧化剂,无过渡金属,以水为溶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使其对合成有机化学有价值且具有吸引力。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30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光实现无过渡金属的 CC、CO 和 CN 交叉耦合
    摘要:
    用于构建 CC、CO 和 CN 键的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已经彻底改变了化学科学。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金属催化剂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成本高、需要专门的配体、对空气和水分的敏感性以及所谓的“过渡金属残留问题”。不依赖于成熟的氧化加成、金属转移和还原消除机制范式的互补策略可能会消除所有这些与金属相关的问题。在此,我们表明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可以与芳基三氟硼酸钾、脂肪醇和腈偶联,而无需借助光能赋能的金属催化剂。对照实验表明,在所有常见的芳基亲电试剂中,只有芳基三氟甲磺酸酯能够进行这些偶联,而芳基碘化物和溴化物不能作为偶联伙伴。DFT 计算表明,一旦转化为芳基自由基阳离子,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将更有利于 ipso 取代。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激发态丙酮和芳基三氟甲磺酸酯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这些偶联是必不可少的。预计本报告中的结果将为执行交叉耦合提供新的机会。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激发态
    DOI:
    10.1021/jacs.9b026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version of tertiary amines to formamides in presence of dichlorocarbene and phenoxide ion
    作者:Minda Yonovich、Yoel Sasson
    DOI:10.1016/s0040-4039(00)92803-x
    日期:1980.1
    Tertiary amines were found to be a convenient alkyl source for O-alkylation of substituted phenol, in presence of dichlorocarbene in a two-phase system.
    发现在二氯卡宾存在的两相体系中,叔胺是取代酚的O-烷基化的便捷烷基来源。
  • 4-Piperazinnylthieno[2,3-d]Pyrimidine Compounds a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申请人:Ennis Michael Dalton
    公开号:US20080176857A1
    公开(公告)日:2008-07-24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of the compounds are disclosed, wherein the compounds have the structure of Formula I: wherein A 1 , A 2 , A 3 , A 4 , A 5 , A 6 , A 7 , A 8 , X 4 , X 6 , R 2 , R 4 , R 5 , and R 6 are as defined in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invention. Correspondin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treatment,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intermediates are also disclosed.
    本发明揭示了化合物及其药物可接受的盐,其中化合物具有公式I的结构:其中A1、A2、A3、A4、A5、A6、A7、A8、X4、X6、R2、R4、R5和R6如本发明详细描述中所定义。本发明还揭示了相应的药物组合物、治疗方法、合成方法和中间体。
  • 818. Acid-catalysed rearrangements of alkyl aryl ethers. Part I. Rearrangement of butyl phenyl ethers with aluminium chloride
    作者:M. J. S. Dewar、N. A. Puttnam
    DOI:10.1039/jr9590004080
    日期:——
  • US8092977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092977B2
    公开(公告)日:2012-01-10
  • Site-Specific Oxidation of (sp<sup>3</sup>)C–C(sp<sup>3</sup>)/H Bonds by NaNO<sub>2</sub>/HCl
    作者:Jianyou Zhao、Tong Shen、Zhihui Sun、Nengyong Wang、Le Yang、Jintao Wu、Huichao You、Zhong-Quan Liu
    DOI:10.1021/acs.orglett.1c01303
    日期:2021.5.21
    (sp3)C–C(sp3) and (sp3)C–H bonds in aryl alkanes by the use of NaNO2/HCl was explored. The method is chemical-oxidant-free, transition-metal-free, uses water as the solvent, and proceeds under mild conditions, making it valuable and attractive to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通过使用NaNO 2 / HCl ,对芳基烷烃中的(sp 3)C–C(sp 3)和(sp 3)C–H键进行了位点特异性氧化的研究。该方法无化学氧化剂,无过渡金属,以水为溶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使其对合成有机化学有价值且具有吸引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