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7-(2-bromophenyl)hept-4-en-1-ol | 188004-3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7-(2-bromophenyl)hept-4-en-1-ol
英文别名
(E)-7-(o-bromophenyl)hept-4-en-1-ol;(E)-7-(2-bromophenyl)-4-hepten-1-ol;(E)-7-(2-bromophenyl)hept-4-en-1-ol
E-7-(2-bromophenyl)hept-4-en-1-ol化学式
CAS
188004-32-2
化学式
C13H17BrO
mdl
——
分子量
269.181
InChiKey
NOOUYAOQIGRNDD-OWOJBT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7-(2-bromophenyl)hept-4-en-1-ol三乙胺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1-Bromo-2-((E)-7-iodo-hept-3-en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带有溴代芳基和亲核基团的炔烃和炔烃环化反应中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摘要:
    我们已经研究了环化的立体化学对双键几何的显着依赖性以及亲核试剂的大体积对钯介导的带有芳基溴化物和亲核试剂的烯烃介导的环化的区域化学的显着依赖性。相反,炔属同源底物的环化不取决于亲核试剂的性质。
    DOI:
    10.1016/j.tet.2004.03.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E-7-(2-溴苯基)庚-4-烯酸乙酯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69%的产率得到E-7-(2-bromophenyl)hept-4-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 Pd 催化的碳醚化和碳胺化。催化剂结构对反应机理和产物立体化学的影响
    摘要:
    烯烃的分子内 Pd 催化的碳醚化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提供 2-indan-1-yltetrahydrofuran 产物,并具有良好至极好的非对映选择性。这些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取决于 Pd 催化剂的结构。使用 PCy(3) 或 P[(4-MeO)C(6)H(4)](3) 作为 Pd 的配体导致芳烃和氧原子跨双键的顺式加成,而使用(+/-)-BINAP 或 DPP-苯提供由反加成产生的产物。催化剂引起的立体化学变化可能是由于反应机制的变化。有证据表明,syn-加成产物源自前所未有的跨环烯烃插入的 11 元 Pd(Ar)(OR) 配合物。相比之下,反加成产物似乎来自瓦克型反氧化钯。还描述了对类似 Pd 催化的分子内碳胺化反应的研究,该反应提供了由顺式加成产生的 2-indan-1-ylpyrrolidines。
    DOI:
    10.1021/ja057489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2-Alkenyl-Tethered Anilines
    作者:Scott Denmark、Hyung Chi
    DOI:10.1055/s-0036-1589002
    日期:2017.7
    strategies allowed access to the requisite aniline substrates with pendant alkenes at the 2-position with excellent trans selectivities. Three general rou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E)-2-alkenyl-tethered anilin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first route involves a 3-aza-Cope rearrangement of N-allylic anilines in the presence of a Lewis acid. The requisite N-allylic anilines were prepared by the addition of vinylmagnesium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三种合成(E)-2-烯基系苯胺的通用路线。第一途径涉及在路易斯酸存在下N-烯丙基苯胺的3-氮杂-Cope重排。通过向相应的醛亚胺中添加乙烯基试剂来制备必需的N-烯丙基苯胺。第二条路线详述了2-烯丙基或2-均烯丙基苯胺苯乙烯的直接交叉复分解。第三种途径涉及催化的芳基卤化物的C–N交叉偶联。综上所述,这三种策略均允许获得所需的苯胺底物,该底物在2位带有侧链烯烃,且具有出色的反式选择性。 已经开发了三种合成(E)-2-烯基系苯胺的通用路线。第一途径涉及在路易斯酸存在下N-烯丙基苯胺的3-氮杂-Cope重排。通过向相应的醛亚胺中添加乙烯基试剂来制备必需的N-烯丙基苯胺。第二条路线详述了2-烯丙基或2-均烯丙基苯胺苯乙烯的直接交叉复分解。第三种途径涉及催化的芳基卤化物的C–N交叉偶联。综上所述,这三种策略均允许获得所需的苯胺底物,该底物在2位带有侧链烯烃,且具有出色的反式选择性。
  • A steric control of regioselectivity in palladium-catalyzed cyclizations of alkenes bearing arylbromides and nucleophiles
    作者:Didier Bruyère、Gaelle Gaignard、Didier Bouyssi、Geneviève Balme、Jean-Marc Lancelin
    DOI:10.1016/s0040-4039(96)02442-2
    日期:1997.2
    The stereocontrolled synthesis of tricyclic compounds through an efficient and highly regioselective 5-exo-trig palladium catalyzed biscyclization process is reported, starting from compounds 1. The 6-endo competing cyclization can also be the only pathway leading to trans-octahydrophenanthrene. In this finely balanced competition, it appcared that the 6-endo to 5-exo ratio is dependent upon the size
    据报道,从化合物1开始,通过高效且高度区域选择性的5 exo-trig催化的双环化过程立体控制合成三环化合物。6-内基竞争环化也可能是导致反式-八氢的唯一途径。在这种精细平衡的竞争中,人们注意到6-内基对5-外基的比例取决于起始物质亲核部分的大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