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phenylamide | 64249-5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phenylamide
英文别名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anilide;2,2,6,6-tetramethyl-N-phenylpiperidine-1-carboxamide
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phenylamide化学式
CAS
64249-50-9
化学式
C16H24N2O
mdl
——
分子量
260.379
InChiKey
JQDQJCIEJBQAL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6 °C(Solv: toluene (108-88-3); hexane (110-54-3))
  • 沸点:
    403.0±18.0 °C(Predicted)
  • 密度:
    1.02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快速且独立于pH值的水解动力学的动态尿素
    摘要:
    低成本,高性能的可水解聚合物在生物医学应用和材料工业中非常重要。尽管许多应用要求材料具有对外部pH值不敏感的降解特性以在不同条件下实现一致的释放特性,但迄今为止开发的可水解化学技术具有pH依赖的水解动力学。这项工作报告了一种新型可水解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该新型可水解聚合物在pH 3至11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水解动力学。芳基脲的前所未有的独立于pH值的水解动力学被证明与动态键解离控制的水解机理有关。所得到的受阻聚(芳基脲)在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为10分钟,可以被降解。更重要的是,这些快速可降解的受阻芳族聚脲可以容易地通过市售单体的加成聚合反应制备,并且在室温下可抵抗固体形式的水解达数月之久。在聚脲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固态稳定性和在各种pH值下快速水解的组合特性在聚脲材料中是空前的,并将对材料设计和应用(例如牺牲性涂料和生物材料)产生影响。
    DOI:
    10.1002/chem.201801138
  • 作为产物:
    描述:
    2,2,6,6-四甲基哌啶异氰酸苯酯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8%的产率得到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carboxylic acid phen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N-芳基-N',N'-二烷基脲对环氧-双氰胺固化体系的促进作用
    摘要:
    本报告重点介绍了由N-芳基-N ',N'-二烷基脲促进的环氧-双氰胺(DICY)固化体系,旨在阐明促进机理以及促进效果与促进剂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九个N-芳基-N ',N合成了``-二烷基脲'',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差热分析和NMR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脲在环氧化物的存在下通过热解离而释放出相应的仲胺,这导致了叔胺的形成,从而催化了DICY与环氧化物的加成反应。此外,发现了能够释放更多的致密胺的尿素表现出更高的促进效果的趋势。©2010 Wiley Periodicals,Inc. J Polym Sci A部分:Polym Chem,2010年
    DOI:
    10.1002/pola.243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ynamic Ureas with Fast and pH‐Independent Hydrolytic Kinetics
    作者:Kaimin Cai、Hanze Ying、Jianjun Cheng
    DOI:10.1002/chem.201801138
    日期:2018.5.23
    and synthesis of a new type of hydrolysable polymer that has identical hydrolysis kinetics from pH 3 to 11. The unprecedented pH independent hydrolytic kinetics of the aryl ureas were shown to be related to the dynamic bond dissociation controlled hydrolysis mechanism; the resulting hindered poly(aryl urea) can be degraded with a hydrolysis half‐life of 10 min in solu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se fast
    低成本,高性能的可水解聚合物在生物医学应用和材料工业中非常重要。尽管许多应用要求材料具有对外部pH值不敏感的降解特性以在不同条件下实现一致的释放特性,但迄今为止开发的可水解化学技术具有pH依赖的水解动力学。这项工作报告了一种新型可水解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该新型可水解聚合物在pH 3至11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水解动力学。芳基脲的前所未有的独立于pH值的水解动力学被证明与动态键解离控制的水解机理有关。所得到的受阻聚(芳基脲)在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为10分钟,可以被降解。更重要的是,这些快速可降解的受阻芳族聚脲可以容易地通过市售单体的加成聚合反应制备,并且在室温下可抵抗固体形式的水解达数月之久。在聚脲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固态稳定性和在各种pH值下快速水解的组合特性在聚脲材料中是空前的,并将对材料设计和应用(例如牺牲性涂料和生物材料)产生影响。
  • Accelerating effects of <i>N</i> -aryl-<i>N</i> ′,<i>N</i> ′-dialkyl ureas on epoxy-dicyandiamide curing system
    作者:Xiang Dong Liu、Mika Kimura、Atsushi Sudo、Takeshi Endo
    DOI:10.1002/pola.24329
    日期:2010.12.1
    This report focuses on epoxy‐dicyandiamide (DICY) curing system accelerated by N‐aryl‐N′,N′‐dialkyl urea, aiming at clarifying the accelerating mech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lerating effect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ccelerators. Nine N‐aryl‐N′,N′‐dialkyl urea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with measurement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hermo gravimetric/differential
    本报告重点介绍了由N-芳基-N ',N'-二烷基脲促进的环氧-双氰胺(DICY)固化体系,旨在阐明促进机理以及促进效果与促进剂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九个N-芳基-N ',N合成了``-二烷基脲'',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差热分析和NMR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脲在环氧化物的存在下通过热解离而释放出相应的仲胺,这导致了叔胺的形成,从而催化了DICY与环氧化物的加成反应。此外,发现了能够释放更多的致密胺的尿素表现出更高的促进效果的趋势。©2010 Wiley Periodicals,Inc. J Polym Sci A部分:Polym Chem,2010年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