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llyloxymethyl)-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 | 415949-9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llyloxymethyl)-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2-allyloxymethyl-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2-Bromo-1,4-dimethoxy-3-(prop-2-enoxymethyl)naphthalene
2-(allyloxymethyl)-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415949-90-5
化学式
C16H17BrO3
mdl
——
分子量
337.213
InChiKey
CHHSTZDFZDOOM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allyloxymethyl)-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caes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4%的产率得到5,10-dimethoxy-4-methylene-3,4-dihydro-1H-benzo[g]isochrom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Heck反应合成五聚体及C(1)-和C(3)-取代的五聚体
    摘要:
    使用分子内Heck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已经证明了一种高效且高产的五肽酮和1-烷基,1-芳基和3-烷基取代的五肽酮的合成途径。
    DOI:
    10.1016/j.tetlet.2012.03.061
  • 作为产物:
    描述:
    1,4-二甲氧基萘-2-甲醛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5h, 生成 2-(allyloxymethyl)-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Heck反应合成五聚体及C(1)-和C(3)-取代的五聚体
    摘要:
    使用分子内Heck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已经证明了一种高效且高产的五肽酮和1-烷基,1-芳基和3-烷基取代的五肽酮的合成途径。
    DOI:
    10.1016/j.tetlet.2012.03.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2-alkoxymethyl-3-trifluoromethyl-1,4-naphthoquinones
    作者:Nguyen Van Tuyen、Bart Kesteleyn、Norbert De Kimpe
    DOI:10.1016/s0040-4020(01)00791-8
    日期:2002.1
    2-Alkoxymethyl-3-trifluoromethyl-1,4-naphthoquinones were conveniently synthesized in two steps by treatment of 2-substituted-3-bromo-1,4-dimethoxynaphthalene with CF3COONa/CuI and subsequent dealkylative oxidation by treatment with cerium(IV) ammonium nitrate. (C) 2002 Elsevier Scien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Synthesis of pentalongin and C(1)- and C(3)-substituted pentalongin using intramolecular Heck reaction
    作者:Sukla Nandi、Raju Singha、Shubhankar Samanta、Jayanta K. Ray
    DOI:10.1016/j.tetlet.2012.03.061
    日期:2012.5
    An efficient and high yielding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pentalongin and 1-alkyl, 1-aryl, and 3-alkyl substituted pentalongin has been demonstrated using intramolecular Heck reaction as a key step.
    使用分子内Heck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已经证明了一种高效且高产的五肽酮和1-烷基,1-芳基和3-烷基取代的五肽酮的合成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