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苯基次磷酸苄酯 | 5573-42-2

中文名称
二苯基次磷酸苄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diphenylphosphinate
英文别名
Diphenylphosphinsaeure-benzylester;diphenylphosphoryloxymethylbenzene
二苯基次磷酸苄酯化学式
CAS
5573-42-2
化学式
C19H17O2P
mdl
——
分子量
308.317
InChiKey
BUBAPAVHHCZZ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78067f9ba891b7b2b11292c1d6bc5592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苯基次磷酸苄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生成 Dibenzylamino-diphenyl-phosphinoxid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磷酸酯和次膦酰胺阴离子的烷基化
    摘要:
    描述了通过苄基氯和烯丙基卤化物对氨基磷酸酯和次膦酰胺型阴离子的烷基化。
    DOI:
    10.1039/j39700001009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基磷酸 在 crown ether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二苯基次磷酸苄酯
    参考文献:
    名称:
    Alkylation of Phosphinic Acid Salts in the Presence of Crown Ethers
    摘要:
    DOI:
    10.1055/s-1980-291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CC-assisted direct esterification of phosphinic and phosphoric acids with <i>O</i>-nucleophiles
    作者:Biquan Xiong、Gang Wang、Congshan Zhou、Yu Liu、Jiandong Li、Pangliang Zhang、Kewen Tang
    DOI:10.1080/10426507.2017.1395438
    日期:2018.4.3
    -promoted protocol for the selective and controllable esterification of P(O)OH compounds using O-nucleophiles (alcohols and phenols) as efficient esterification reagents is described. This method features a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functional-group tolerance, meaning a simple way to synthesize a broad spectrum of phosphinic and phosphoric acid esters from basic starting materials with moderate to excellent
    图形摘要 摘要描述了使用 O-亲核试剂(醇和酚)作为有效酯化试剂对 P(O)OH 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和可控酯化的新型高效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促进方案。该方法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这意味着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从碱性原料合成广谱的次膦酸酯和磷酸酯,收率中等至极好。
  • 一种以P(O)-OH化合物与含甲基取代芳香烃 制备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湖南理工学院
    公开号:CN10760260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四丁基碘化铵作为催化剂,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含甲基芳香烃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与氧化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底物适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接近100%,产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合成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反应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以及需要用到对环境有害试剂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
  •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lkyl Esters or Alkyl Phenyl Ethers by a New-Type of Oxidation–Reduction Condensation Using 2,6-Dimethyl-1,4-benzoquinone and Alkoxydiphenylphosphines
    作者:Taichi Shintou、Wataru Kikuchi、Teruaki Mukaiyama
    DOI:10.1246/bcsj.76.1645
    日期:2003.8
    A new-type of oxidation–reduction condensation proceeded smoothly to afford carboxylic acid alkyl esters or alkyl phenyl ethers in good to high yields by combined use of alkoxydiphenylphosphines (1...
    一种新型氧化还原缩合反应顺利进行,通过结合使用烷氧基二苯基膦(1...
  • 一种含有P-O键或P-S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烟台大学
    公开号:CN111606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P‑O键或者P‑S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以含羟基或含巯基的化合物、磷试剂为起始原料,然后,所述起始原料于惰性气体氛围中,在三氟甲烷磺酸酐(Tf2O)和二甲基亚砜(DMSO)的作用下,按摩尔比,所述含羟基或含巯基的化合物:磷试剂:三氟甲烷磺酸酐:二甲基亚砜为1~5:1~2.5:2~3:2的比例在有机溶剂中于反应温度25~100℃下反应6~20小时后,即得到具有结构通式(I)的化合物。本发明所用试剂低毒、绿色环保,避免了使用价格高昂、毒性较大的贵金属催化剂;本发明中所用试剂三氟甲烷磺酸酐(Tf2O)和二甲基亚砜(DMSO)不仅毒性低,而且成本十分廉价,这使得本发明绿色环保、经济性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 Chloroform-based Atherton–Todd-type reactions of alcohols and thiols with secondary phosphine oxides generating phosphinothioates and phosphinates
    作者:Shan Li、Tieqiao Chen、Yuta Saga、Li-Biao Han
    DOI:10.1039/c5ra16015d
    日期:——

    Various valuable phosphinothioates and phosphinates including those with functional groups are readily prepared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via chloroform-based Atherton–Todd-type reactions of secondary phosphine oxides with alcohols and thiols, respectively.

    各种有价值的磷硫酸酯和磷酸酯,包括带有功能基团的那些,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氯仿基的Atherton-Todd型反应分别与醇和硫醇反应制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