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3,5-di-(tert-butyl)-2-hydroxyazobenzolato)nickel(II) | 114528-2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3,5-di-(tert-butyl)-2-hydroxyazobenzolato)nickel(II)
英文别名
——
bis(3,5-di-(tert-butyl)-2-hydroxyazobenzolato)nickel(II)化学式
CAS
114528-24-4;874303-06-7;874363-42-5;874363-43-6
化学式
C40H50N4NiO2
mdl
——
分子量
677.553
InChiKey
MXIJTAWVKWIYKA-JTVZJQPR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3,5-di-(tert-butyl)-2-hydroxyazobenzolato)nickel(II)potassium tert-butylate苯甲醇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6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配体辅助镍催化使 9H-芴与醇的 sp3 C-H 烷基化
    摘要: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镍催化的 9 H sp 3 C-H 烷基化方案-芴使用廉价和丰富的醇作为烷基来源。所开发的方法涵盖了许多伯醇、仲醇、脂肪醇和脂环醇作为烷基化伙伴,并在烷基化过程中表现出化学选择性。烷基化产物以中等至高产率合成,可与少数其他金属催化工艺相媲美。该烷基化反应中的重要中间体之一是 9-亚烷基芴,它经过加氢得到最终产物。该过程以配体为主并遵循自由基途径,这与所有先前烷基化芴的方法明显不同。为了展示氢储存在配体骨架中,
    DOI:
    10.1039/d2cy00638c
  • 作为产物:
    描述:
    nickel diacetate 、 2,4-bis(1,1-dimethylethyl)-6-phenylazophenol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2%的产率得到bis(3,5-di-(tert-butyl)-2-hydroxyazobenzolato)nickel(II)
    参考文献:
    名称:
    Nickel-catalysed chemoselective C-3 alkylation of indoles with alcohols through a borrowing hydrogen method
    摘要:
    一种镍催化的化学选择性C3-吲哚烷基化反应报道了,该反应遵循了由自由基促进的借氢方法。
    DOI:
    10.1039/d0cc07169b
  • 作为试剂:
    描述:
    1,2,3,4-四氢-1-萘酚4-甲氧基苄醇bis(3,5-di-(tert-butyl)-2-hydroxyazobenzolato)nickel(II)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3%的产率得到2-(4-methoxybenzyl)-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伯醇和仲醇的脱氢交叉偶联镍催化选择性合成 α-烷基化酮
    摘要:
    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种可分离的、空气稳定的、均相的镍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仲醇和伯醇之间进行脱氢交叉偶联反应,以选择性地产生 α-烷基化酮产物。该一锅反应中涉及的步骤顺序是两种醇的脱氢、酮和醛之间的缩合以及原位生成的 α,β-不饱和酮的氢化。初步的机理研究暗示了借氢反应后的激进机制。
    DOI:
    10.1002/adsc.2021010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mogeneous Nickel-Catalyzed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Quinoline and Quinoxaline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
    作者:Amreen K. Bains、Vikramjeet Singh、Debashis Adhikari
    DOI:10.1021/acs.joc.0c01819
    日期:2020.12.4
    efficient route toward the synthesis of a plethora of heterocyclic rings. Herein, we report an efficacious, nickel-catalyzed synthesis of two important heterocycles such as quinoline and quinoxaline. The catalyst is molecularly defined, is phosphine-free, and can operate at a mild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80 °C. Both the heterocycles can be easily assembled via double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starting
    基于脱氢偶合的反应已成为合成大量杂环的有效途径。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两个重要杂环(如喹啉喹喔啉)的高效,催化合成。该催化剂是分子定义的,不含膦,可以在80°C的温和反应温度下运行。两个杂环可以容易地组装经由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分别从2-苄醇/ 1-苯乙醇和二胺/二醇开始的双脱氢偶联。这种使用廉价催化剂的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案可以与许多其他为制造两个推定的杂环而开发的过渡属系统相媲美。从机理上讲,仲醇的脱氢遵循干净的拟一级动力学,并表现出相当大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有趣的是,这种催化剂提供了一个将捕获的氢存储在配体主链中,避免形成氢化物的例子。在好氧/ O 2氧化作用下,催化剂的氧化形式易于再生,从而使该方案变得环保且易于处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