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formyl-5-hydroxy-1,3-phenylene bis(3-methylbutan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formyl-5-hydroxy-1,3-phenylene bis(3-methylbutanoate)
英文别名
[4-Formyl-3-hydroxy-5-(3-methylbutanoyloxy)phenyl] 3-methylbutanoate;[4-formyl-3-hydroxy-5-(3-methylbutanoyloxy)phenyl] 3-methylbutanoate
4-formyl-5-hydroxy-1,3-phenylene bis(3-methylbutan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22O6
mdl
——
分子量
322.358
InChiKey
VRWZZIXYWZDHK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89.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酰基间苯三酚Rhodomyrtone的替代途径
    摘要:
    提出了两种具有抗菌特性的酰基间苯三酚Rhodomyrtone(1)的新途径。在第一种途径中,由二氧杂丁胺23生成的邻醌甲基化物与对苯二甲酸(10)反应生成黄原二酮25。甲醚功能的裂解导致已知的Rhodomyrtone前体16。在第二种方法中,将三羟基苯甲醛26的双酯衍生物28与对苯二甲酸(10)缩合,得到三环半缩醛29。烯酮功能的乙酸化和铜酸盐的添加导致了双酯32TiCl 4诱导的区域选择性弗里斯重排产生了Rhodomyrtone(1)。
    DOI:
    10.1016/j.tet.2015.10.06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酰基间苯三酚Rhodomyrtone的替代途径
    摘要:
    提出了两种具有抗菌特性的酰基间苯三酚Rhodomyrtone(1)的新途径。在第一种途径中,由二氧杂丁胺23生成的邻醌甲基化物与对苯二甲酸(10)反应生成黄原二酮25。甲醚功能的裂解导致已知的Rhodomyrtone前体16。在第二种方法中,将三羟基苯甲醛26的双酯衍生物28与对苯二甲酸(10)缩合,得到三环半缩醛29。烯酮功能的乙酸化和铜酸盐的添加导致了双酯32TiCl 4诱导的区域选择性弗里斯重排产生了Rhodomyrtone(1)。
    DOI:
    10.1016/j.tet.2015.10.0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lternative routes to the acylphloroglucinol rhodomyrtone
    作者:Marius Morkunas、Martin E. Maier
    DOI:10.1016/j.tet.2015.10.063
    日期:2015.12
    Two novel routes to the acylphloroglucinol rhodomyrtone (1) which has antibiotic properties are presented. In the first route an ortho-quinone methide, generated from dioxaborinine 23, is reacted with syncarpic acid (10) leading to xanthenedione 25. Cleavage of the methyl ether functions led to the known rhodomyrtone precursor 16. In the second route the bis-ester derivative 28 of trihydroxybenzaldehyde
    提出了两种具有抗菌特性的酰基间苯三酚Rhodomyrtone(1)的新途径。在第一种途径中,由二氧杂丁胺23生成的邻醌甲基化物与对苯二甲酸(10)反应生成黄原二酮25。甲醚功能的裂解导致已知的Rhodomyrtone前体16。在第二种方法中,将三羟基苯甲醛26的双酯衍生物28与对苯二甲酸(10)缩合,得到三环半缩醛29。烯酮功能的乙酸化和铜酸盐的添加导致了双酯32TiCl 4诱导的区域选择性弗里斯重排产生了Rhodomyrtone(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8-四氟苯酚酯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五氟苯酯 马来酰亚胺-三聚乙二醇-五氟苯酚酯 靛酚乙酸酯 间氯苯乙酸乙酯 间乙酰苯甲酸 酚醛乙酸酯 邻苯二酚二乙酸酯 邻甲苯基环己甲酸酯 邻甲氧基苯乙酸酯 辛酸苯酯 辛酸对甲苯酚酯 辛酸-(3-氯-苯基酯) 辛酰溴苯腈 苯酰胺,3,4-二(乙酰氧基)-N-[6-氨基-1,2,3,4-四氢-1-(4-甲氧苯基)-3-甲基-2,4-二羰基-5-嘧啶基]- 苯酚-乳酸 苯酚,4-异氰基-,乙酸酯(ester) 苯酚,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乙酸酯 苯酚,3-(1,1-二甲基乙基)-,乙酸酯 苯甲醇,4-(乙酰氧基)-3,5-二甲氧基- 苯基金刚烷-1-羧酸酯 苯基氰基甲酸酯 苯基庚酸酯 苯基己酸酯 苯基呋喃-2-羧酸酯 苯基吡啶-2-羧酸酯 苯基十一碳-10-烯酸酯 苯基乙醛酸酯 苯基乙酸酯-d5 苯基丙二酸单苯酯 苯基丙-2-炔酸酯 苯基丁-2,3-二烯酸酯 苯基4-乙基环己烷羧酸 苯基3-乙氧基-3-亚氨基丙酸盐 苯基2-(苯磺酰基)乙酸酯 苯基2-(4-甲氧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2-(2-甲氧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2-(2-甲基苯基)乙酸酯 苯基-乙酸-(2-甲酰基-苯基酯) 苯基(S)-2-苯基丙酸 苯基(2S,6S)-(顺式-6-甲基四氢吡喃-2-基)乙酸酯 苯基(2R,6S)-(反式-6-甲基四氢吡喃-2-基)乙酸酯 苯乙酸苯酯 苯乙酸对甲酚酯 苯乙酸-3-甲基苯酯 苯乙酸-2-甲氧基苯酯 苯乙酸-2-甲氧基-4-(1-丙烯基)-苯基酯 苯乙酸-2-甲氧-4-(2-丙烯基)苯(酚)酯 苯丙酸去甲睾酮 苄氧羰基-beta-丙氨酸对硝基苯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