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methyl-1H-imidazo[4,5-g]quinazolin-2(3H)-one | 1456819-73-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methyl-1H-imidazo[4,5-g]quinazolin-2(3H)-one
英文别名
1,3-Dimethylimidazo[4,5-g]quinazolin-2-one
1,3-dimethyl-1H-imidazo[4,5-g]quinazolin-2(3H)-one化学式
CAS
1456819-73-0
化学式
C11H10N4O
mdl
——
分子量
214.227
InChiKey
GZQFWZBJASAD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49.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methyl-1H-imidazo[4,5-g]quinazolin-2(3H)-one 在 ammonium cerium (IV) nitrate 、 溶剂黄146三乙胺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8-chloro-1,3-dihydro-1,3-dimethyl-2-oxo-2H-imidazo[4,5-g]quin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喹唑啉的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合成,建模,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特性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报道了一些在喹唑啉支架和苯胺部分带有修饰的新型苯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初步的细胞毒性研究确定了三种衍生物,它们是最有效的化合物,这些衍生物带有稠合在喹唑啉部分和联苯氨基取代基作为苯胺部分的双加氧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通过抑制受体和非受体TK,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系中均表现出抗增殖活性。此外,带有二氧戊环核的化合物也能够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这些化合物进入激酶结构域的分子模型表明,苯基基团允许与目标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能:该特征在6,7位上被稠合的双加氧环所支持,而自由旋转功能不允许正确放置分子,从而削弱了抑制效力。最后,联苯氨基衍生物在非细胞毒性浓度下,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均作为抗血管生成剂。
    DOI:
    10.1016/j.ejmech.2013.06.057
  • 作为产物:
    描述:
    diethyl N,N'-(4-nitro-1,2-phenylene)dicarbamate 在 tin(II) chloride dihdyrate 、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84h, 生成 1,3-dimethyl-1H-imidazo[4,5-g]quinazolin-2(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喹唑啉的多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合成,建模,抗肿瘤和抗血管生成特性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报道了一些在喹唑啉支架和苯胺部分带有修饰的新型苯胺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估。初步的细胞毒性研究确定了三种衍生物,它们是最有效的化合物,这些衍生物带有稠合在喹唑啉部分和联苯氨基取代基作为苯胺部分的双加氧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通过抑制受体和非受体TK,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系中均表现出抗增殖活性。此外,带有二氧戊环核的化合物也能够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这些化合物进入激酶结构域的分子模型表明,苯基基团允许与目标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能:该特征在6,7位上被稠合的双加氧环所支持,而自由旋转功能不允许正确放置分子,从而削弱了抑制效力。最后,联苯氨基衍生物在非细胞毒性浓度下,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均作为抗血管生成剂。
    DOI:
    10.1016/j.ejmech.2013.06.0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