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1-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2(1H)-carboxylate | 1381986-4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1-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2(1H)-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1-phe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e-2-carboxylate
tert-butyl 1-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2(1H)-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381986-46-4
化学式
C20H23NO2
mdl
——
分子量
309.408
InChiKey
BCFCOFQYWCMFH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5.9±44.0 °C(Predicted)
  • 密度:
    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7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29.5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1-phenyl-3,4-dihydroisoquinoline-2(1H)-carboxylat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95%的产率得到1-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C(sp3)?N-Boc苄基烷基胺通过去质子交叉偶联过程的H酰化
    摘要:
    二芳基甲胺是制药工业中的关键中间体和产品。本文中,我们公开了一种通过CH官能化合成这些重要化合物的新颖方法。呈现是可逆的脱质子化Ñ -Boc benzylalkylamines在苄基Ç  H带原位由基于NiXantPhos -钯催化剂的芳基化(产率50-93%,29个实施例)。该方法在N -Boc-四氢异喹啉中也很成功。该方法的优点是避免了强碱,低温以及需要将金属互化物成主族金属以进行偶联的问题。
    DOI:
    10.1002/chem.201502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锂化和取代合成 1,1-二取代四氢异喹啉,以及原位红外光谱和构型稳定性研究
    摘要:
    N-Boc-1-苯基四氢异喹啉的锂化通过原位红外光谱优化。测定了氨基甲酸酯基团的旋转动力学和有机锂的对映异构化动力学。有机锂在低温下构型稳定,可以高收率和高对映体比实现1,1-二取代四氢异喹啉的不对称合成。该化学反应用于制备 FR115427,并提供了一种在索利那新合成中回收不需要的对映异构体的方法。
    DOI:
    10.1021/ja500485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soluble iron(<scp>ii</scp>)-phthalocyanine-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sp<sup>3</sup>)–H amination with alkyl azides
    作者:Tingjie You、Si-Hao Zeng、Jianqiang Fan、Liangliang Wu、Fangyuan Kang、Yungen Liu、Chi-Ming Che
    DOI:10.1039/d1cc04573c
    日期:——
    Herein, we describe a soluble iron(II)-phthalocyanine, [FeII(tBu4Pc)(py)2] (Pc = phthalocyaninato(2–)),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in intramolecular C(sp3)–H bond amination, with alkyl azides as the nitrogen source, to afford the amination product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with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种可溶性 ( II )-酞菁 [Fe II ( t Bu 4 Pc)(py) 2 ] (Pc = phthalocyaninato(2-)),作为分子内 C(sp 3 )-H的有效催化剂键胺化,以烷基叠氮化物源,以中等至优异的产率提供胺化产物,底物范围广泛。
  • Highly Enantiospecific Borylation for Chiral α‐Amino Tertiary Boronic Esters
    作者:Qingqing Qi、Xuena Yang、Xiaoping Fu、Shiqing Xu、Ei‐ichi Negishi
    DOI:10.1002/anie.201809389
    日期:2018.11.12
    range of enantiopure (>99 % ee) α‐amino tertiary boronic esters. The configurationally stable α‐N‐Boc substituted tertiary organolithium species and pinacolborane (HBpin) underwent enantiospecific borylation at −78 °C with the formation of a new stereogenic C−B bond. This reaction has a broad scope, enabling the synthesis of various α‐amino tertiary boronic esters in excellent yields and, importantly
    在此,我们报道了一种高效且对映体特异性的硼酸酯化方法,可合成多种对映纯(> 99%  ee)α-基叔硼酸酯。构型稳定的α-N-Boc取代的叔有机锂物质和频哪醇硼烷(HBpin)在-78°C下进行对映体特异性化反应,并形成新的立体异构C-B键。该反应范围广泛,能够以优异的产率合成各种α-基叔硼酸酯,重要的是,具有普遍优异的对映体特异性(> 99%es)并完全保留构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