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4-dichlorophenyl)ethyl isothiocyanate | 184003-3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4-dichlorophenyl)ethyl isothiocyanate
英文别名
2,4-Dichloro-1-(2-isothiocyanatoethyl)benzene
2-(2,4-dichlorophenyl)ethyl isothiocyanate化学式
CAS
184003-30-3
化学式
C9H7Cl2NS
mdl
MFCD06740506
分子量
232.133
InChiKey
LDDSGQQPUHCKK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0.5±32.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2
  • 拓扑面积:
    4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激动剂活性的辣椒素类似物作为新型镇痛药的类似物:结构活性研究。4.有力的口服活性止痛药。
    摘要:
    辣椒素分子激动剂特性所必需的三个区域的结构特征已通过先前报道的模块化方法进行了描述。在啮齿动物模型中,这些体外激动剂作用与镇痛效果相关。辣椒素分子每个这些区域的最佳结构特征的组合导致了高效的激动剂(例如1b)。体内评估表明1b具有镇痛作用,但口服活性差,作用时间短和兴奋性副作用,使该化合物无法进一步开发。初步代谢研究表明,1b的酚部分在体内迅速被葡萄糖醛酸化,为不良的药代动力学提供了可能的解释。随后对酚基团的特定修饰导致化合物2a-j,保留了体外效能。与“母体”苯酚系列相比,该系列的两个代表2a,h的体内概况有很大改善,它们有望用作止痛药。
    DOI:
    10.1021/jm960512h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硫化碳2,4-二氯苯酚呋喃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53.2 mg的产率得到2-(2,4-dichlorophenyl)ethyl isothiocya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调节生物膜形成的化学物质的开发
    摘要:
    研究了调节生物膜形成的化学物质,并开发了一种使用具有粘附特性的海洋细菌的生物测定系统。该生物测定系统适用于筛选海洋生物的粗提物。使用这个系统,那些调节生物膜形成的物质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出来。例如,双(脱乙酰基)螺内酯 D 是从海洋海绵 Psammaplysilla purpurea 中获得的。还从冲绳海绵 Callyspongia sp. 中分离出了新型硝基烷烃。从海洋细菌 SCRC3P79 (Cytophaga sp.) 中分离的 N-(2-苯乙基) 氨基甲酸乙酯可抑制生物膜形成。此外,2-(4-硝基苯基)乙胺的N,N-二氯、异氰化物、异硫氰酸酯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显着抑制海洋附着细菌的生长。有趣的是,
    DOI:
    10.1246/bcsj.70.30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AR of novel capsazepine analogs with significant anti-cancer effects in multiple cancer types
    作者:Jorge De La Chapa、Matthew Valdez、Franscisco Ruiz、Keith Gonzales、Wes Mitchell、Stanton F. McHardy、Matthew Hart、Srikanth R. Polusani、Cara B. Gonzales
    DOI:10.1016/j.bmc.2018.11.040
    日期:2019.1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more potent analogs based upon CPZ pharmacophore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across analogs. We generated 30 novel compounds and screened for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in cultured HeLa cervical cancer cells. Cell viability assays identified multiple compounds with IC50s < 15 μM and one compound, 29 with an IC50 < 5 μM; six fold more potent than CPZ
    我们先前证明,辣椒素(CPZ)是一种合成的瞬时受体潜在香草酸亚型1(TRPV1)拮抗剂,在体内具有显着的抗癌作用。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基于CPZ药效团和类似物之间的结构-活性关系(SAR),开发出更有效的类似物。我们生成了30种新型化合物,并筛选了它们在培养的HeLa宫颈癌细胞中的抗增殖作用。细胞活力分析鉴定出多种IC 50s  <15μM的化合物和一种化合物29 IC 50  <5μM的化合物;比CPZ强六倍。我们验证两个引线化合物的抗增殖功效17和29,在体内在无胸腺裸鼠中使用HeLa衍生的异种移植物。与对照处理的动物相比,两种类似物到第8天都显着减少了肿瘤体积(p <0.001),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成像确定化合物17激活TRPV1,而化合物29既不激活也不抑制TRPV1。表示不涉及TRPV1信号的唯一作用机制。使用一组其他肿瘤类型的细胞生存力分析,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N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