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fluorobenzylideneamino)ethanoic acid methyl ester | 175154-3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fluorobenzylideneamino)ethano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2-[(2-fluorophenyl)methylideneamino]acetate
2-(2-fluorobenzylideneamino)ethano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75154-37-7
化学式
C10H10FNO2
mdl
——
分子量
195.193
InChiKey
UEDPTQCJOYTQR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fluorobenzylideneamino)ethano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silver carbonate 、 lithium hydroxide 、 过氧化苯甲酰 作用下, 以 环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9.0h, 生成 trimethyl 5-(2-fluorophenyl)-1H-pyrrole-2,3,4-tr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银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氧化脱氢芳构化串联反应合成吡咯
    摘要:
    吡咯是一组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令人关注的特性,已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化合物很重要,但是在文献中很少有报道涉及使用一锅顺序的1,3-偶极环加成/芳香化反应序列由简单的烯烃合成吡咯。在此,我们报道了用于构建吡咯的过氧化苯甲酰介导的氧化脱氢芳构化反应的发展。随后,我们开发了一锅串联反应,将该新方法与明确定义的银催化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相结合,从而为从容易获得的烯烃合成多取代吡咯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DOI:
    10.1021/acs.joc.7b00180
  • 作为产物:
    描述:
    甘氨酸甲酯盐酸盐2-氟苯甲醛 在 sodium sulfat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33h, 生成 2-(2-fluorobenzylideneamino)ethano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流动反应器中通过多组分-多步序列合成高度取代的硝基吡咯烷、硝基吡咯嗪和硝基吡咯
    摘要:
    我们扩展了最近关于不稳定的偶氮甲碱叶立德与硝基烯烃的偶极环加成反应通过流动化学序列生成 3-硝基吡咯烷的结果。这项新工作描述了甘氨酸酯、醛和硝基烯烃之间的三组分偶联反应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证明流动技术与多相试剂和清除剂一起用于复杂反应序列的效用,已经开发了一种在线氧化,从而导致四取代的吡咯烷转化为其吡咯同系物。‡本文献给 Albert Eschenmoser 教授 85 岁生日,并感谢他对化学的许多杰出贡献。引言现代药物发现计划的一个必要要求是灵活快速地访问大量不同的功能化构建块。这些核心结构通常是杂环基序,它们是通过大量稳健的化学转化获得的。此外,杂环框架提供了与生物靶标的易于调节的相互作用,以帮助筛选的最佳结合数据。在这些杂环结构中,吡咯烷环具有特别的药用意义。它不仅存在于许多肽模拟物中,而且还存在于许多 HETEROCYCLES,Vol. 2011年82期2号1297 此外,杂环框架提
    DOI:
    10.3987/com-10-s(e)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scovery of Inhibitors of the Wnt and 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s through the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n Iridoid-Inspired Compound Collection
    作者:Hiroshi Takayama、Zhi-Jun Jia、Lea Kremer、Jonathan O. Bauer、Carsten Strohmann、Slava Ziegler、Andrey P. Antonchick、Herbert Waldmann
    DOI:10.1002/anie.201306948
    日期:2013.11.18
    iridoid‐inspired compound collection was synthesized efficiently by the resolution of cyclic enones in an asymmetric cycloaddition with azomethine ylides. The collection contained novel potent inhibitors of the Wnt and 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s.
    您可以依靠的表兄弟:通过偶氮甲亚胺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中环烯酮的拆分,有效地合成了虹彩化合物启发的化合物集合。该集合包含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新型有效抑制剂。
  • Well-Designed Phosphine–Urea Ligand for Highly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Methacrylonitrile: A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作者:Yang Xiong、Zhuanzhuan Du、Haohua Chen、Zhao Yang、Qiuyuan Tan、Changhui Zhang、Lei Zhu、Yu Lan、Min Zhang
    DOI:10.1021/jacs.8b10939
    日期:2019.1.16
    A novel chiral phosphine-urea bifunctional ligan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u-catalyzed asymmetric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iminoesters with methacrylonitrile, a long-standing challenging substrate in asymmetric catalysis. Distortion-interaction energy analysis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reveals that the distortion ener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bserved enantioselectivity
    已开发出一种新型手性膦-脲双功能配体,用于铜催化亚胺酯与甲基丙烯腈的不对称 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甲基丙烯腈是不对称催化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性底物。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的畸变相互作用能量分析表明,畸变能量在观察到的对映选择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可以归因于膦配体和偶极反应物之间的空间效应。DFT 计算还表明亲核加成是决定对映选择性的步骤,尿素部分和甲基丙烯腈之间的氢键有助于控制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通过结合金属催化和有机催化,出色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高达 99:1 非对映体比率,99% 对映体过量)以及良好的产率。该催化剂体系可耐受亚氨基酯和丙烯腈的广泛取代模式,从而提供了获得一系列具有多达两个四元立体中心的高度取代的手性氰基吡咯烷的途径。合成效用通过具有关键腈药效团和全碳四元立体中心的抗肿瘤剂 ETP69 的对映选择性合成得到证明。
  • Synthesis of Highly Substituted Nitropyrrolidines, Nitropyrrolizines and Nitropyrroles via Multicomponent-Multistep Sequences within a Flow Reactor
    作者:Steven V. Ley、Marcus Baumann、Ian R. Baxendale、Andreas Kirschning、Jens Wegner
    DOI:10.3987/com-10-s(e)77
    日期:——
    3-nitropyrrolidines via a flow chemistry sequence. This new work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glycine esters, aldehydes and nitro alkenes. In order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flow technology in concert with heterogeneous reagents and scavengers for complex reaction sequences an in-line oxidation resulting in the conversion of tetra-substituted pyrrolidines
    我们扩展了最近关于不稳定的偶氮甲碱叶立德与硝基烯烃的偶极环加成反应通过流动化学序列生成 3-硝基吡咯烷的结果。这项新工作描述了甘氨酸酯、醛和硝基烯烃之间的三组分偶联反应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证明流动技术与多相试剂和清除剂一起用于复杂反应序列的效用,已经开发了一种在线氧化,从而导致四取代的吡咯烷转化为其吡咯同系物。‡本文献给 Albert Eschenmoser 教授 85 岁生日,并感谢他对化学的许多杰出贡献。引言现代药物发现计划的一个必要要求是灵活快速地访问大量不同的功能化构建块。这些核心结构通常是杂环基序,它们是通过大量稳健的化学转化获得的。此外,杂环框架提供了与生物靶标的易于调节的相互作用,以帮助筛选的最佳结合数据。在这些杂环结构中,吡咯烷环具有特别的药用意义。它不仅存在于许多肽模拟物中,而且还存在于许多 HETEROCYCLES,Vol. 2011年82期2号1297 此外,杂环框架提
  • Chiral 1,2-Diaminocyclohexane-α-Amino Acid-Derived Amidphos/Ag(I)-Catalyzed Divergent Enantioselectiv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作者:Jie Luo、Youshi Liu、Haifei Wang、Chuliang Gong、Zhipeng Zhou、Qingxia Zhou
    DOI:10.3987/com-21-14561
    日期:——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with different electron-deficient alkenes. Among these, the (1S,2S)-1,2-cyclohexanediamine-L-tert-leucine-derived amidphos/Ag(I) has been demonstrated as being a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system in the cis-1,2-disubstituted electron-deficient olefins-involved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including a series of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aliphatic, and 2-substituted
    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手性 1,2-二氨基环己烷-α-氨基酸衍生的氨基膦与银 (I) 盐的组合,以协同催化偶氮甲碱叶立德与不同缺​​电子烯烃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其中,(1 S , 2 S )-1,2-环己二胺-L-叔-亮氨酸衍生的amidphos /Ag(I)已被证明是顺式-1,2-的高效催化体系双取代缺电子烯烃涉及偶氮甲碱叶立德的 1,3-偶极环加成,包括一系列芳族、杂芳族、脂肪族和 2-取代偶氮甲碱叶立德,以高至优异的产率提供各种完全取代的吡咯烷(产率高达 97% ) 和对映选择性(高达 97% ee)。有趣的是,(1 R , 2 R )-1,2-环己二胺-L-叔-亮氨酸衍生的酰胺磷/Ag(I)可以有效地催化末端缺电子烯烃参与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生一系列的 2 , 4 , 5 -三-取代的吡咯烷具有高达 92% 的产率和 92% ee。
  • 一种手性含膦和氢键供体的配体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号:CN10738309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含膦和氢键供体的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配体与金属盐形成配合物后,可用于催化亚甲基甘氨酸酯与丙烯氰发生不对称[3+2]‑偶极环加成反应,并且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