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7,11b-Tetrahydro-1H-dibenzoazulen-2-on | 4037-5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7,11b-Tetrahydro-1H-dibenzoazulen-2-on
英文别名
1,2,6,7-Tetrahydro-(11bH)-benzobenzazulen-2-on;1,2,6,7-Tetrahydro-11bH-benzobenzazulen-2-on;2,6,7,11b-Tetrahydro-1H-dibenzo azulen-2-on;2,6,7,11b-Tetrahydro-1H-dibenzoazulen-2-on;1,6,7,11b-Tetrahydro-2H-dibenzazulen-2-on;2-Oxo-1,6,7,11b-tetrahydro-2H-dibenzazulen;Tetracyclo[8.6.1.02,7.014,17]heptadeca-2,4,6,10(17),11,13-hexaen-15-one
2,6,7,11b-Tetrahydro-1H-dibenzo<c,d,h>azulen-2-on化学式
CAS
4037-51-8
化学式
C17H14O
mdl
——
分子量
234.298
InChiKey
PSJLMQREUDXAN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3-215 °C
  • 沸点:
    372.9±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0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umber,L.G. et al.,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66, vol. 3, # 3, p. 247 - 251
    作者:Humber,L.G. et al.
    DOI:——
    日期:——
  • van der Stelt,C. et al.,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65, vol. 84, p. 1466 - 1477
    作者:van der Stelt,C. et al.
    DOI:——
    日期:——
  • Dibenz[c,d,h]azulenes. II. Bridged amitriptyline analogs
    作者:Eugene Galantay、Clarence Hoffman、Nicholas Paolella、John Gogerty、Louis Iorio、George Leslie、J. H. Trapold
    DOI:10.1021/jm00303a025
    日期:1969.5
  • SCHLECKER R.; FRANKE A., LIEBIGS ANN. CHEM., 1980, NO 10, 1507-1511
    作者:SCHLECKER R.、 FRANKE A.
    DOI:——
    日期:——
  • Synthesen von 2,6,7,11b-Tetrahydro-1H-dibenzo[c,d,h]azulen und einigen Derivaten
    作者:Rainer Schlecker、Albrecht Franke
    DOI:10.1002/jlac.198019801007
    日期:1980.10.31
    Durch Reduktion des Ketons 9 wird die Titelverbindung 10 erhalten. Diese wird mit Butyllithium zu 11 deprotoniert und mit Halogenalkylaminen zu potentiell ZNS-aktiven Derivaten 5 umgesetzt.
    通过还原酮9获得标题化合物10。用丁基锂将其去质子化为11,并用卤代烷基胺将其转化为潜在的CNS活性衍生物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