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75439-3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75439-34-6;194152-65-3;896465-30-8
化学式
C14H18O
mdl
——
分子量
202.296
InChiKey
NTPYJRZEZZDGIS-BENRWUE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6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anganese(IV)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2-(4-phenylcyclohexylidene)acet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易获得的1,3-二烯与二氧化碳的高效一对一偶联
    摘要:
    通过PSiP-钳子型钯催化的加氢羧化反应,首次实现了大气压二氧化碳与1,3-二烯的高效一对一偶联反应。该反应适用于各种1,3-二烯,包括容易获得的化学原料,例如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该方案为从CO 2合成β,γ-不饱和羧酸衍生物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DOI:
    10.1021/ol2002094
  • 作为产物:
    描述:
    4-苯基环己酮 在 sodium hyd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4.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易获得的1,3-二烯与二氧化碳的高效一对一偶联
    摘要:
    通过PSiP-钳子型钯催化的加氢羧化反应,首次实现了大气压二氧化碳与1,3-二烯的高效一对一偶联反应。该反应适用于各种1,3-二烯,包括容易获得的化学原料,例如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该方案为从CO 2合成β,γ-不饱和羧酸衍生物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DOI:
    10.1021/ol20020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struction of a quaternary carbon at the carbonyl carbon of the cyclohexane ring
    作者:Yuki Kaneko、Yohei Kiyotsuka、Hukum P. Acharya、Yuichi Kobayashi
    DOI:10.1039/c0cc00653j
    日期:——
    High S(N)2' selectivity in the allylic substitution of cyclohexylidene ethyl picolinates with copper reagents prepared from RMgBr and CuBr.Me(2)S was realized by addition of ZnX(2) (X = I, Br, Cl). Furthermore, ZnX(2) accelerated the reaction with the bulky iPr reagent.
    通过添加ZnX(2)(X = I,Br,Cl)实现了用RMgBr和CuBr.Me(2)S制备的试剂对环己叉基乙基吡啶甲酸乙酯进行烯丙基取代的高S(N)2'选择性。此外,ZnX(2)促进了与庞大的iPr试剂的反应。
  • 一种烯丙醇类化合物制备单一立体构型的共轭二烯的方法
    申请人:中山大学
    公开号:CN1137545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丙醇类化合物制备单一立体构型的共轭二烯的方法。本发明将烯丙醇类化合物在碱性催化剂或碱性催化剂及除剂存在下进行脱反应,得到单一立体构型的共轭二烯化合物,其中,烯丙醇类化合物中的4‑位是与羟基同侧的甲基、亚甲基或次甲基,该方法不仅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高,而且反应温和,绿色,成本低,适用底物范围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Highly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Dehydration of Allylic Alcohols to Conjugated Dienes via 1,4-syn-Elimination with H2 Evolution
    作者:Shun Liu、Qidong Zhang、Ji Ma、Xiankuan Huo、Lingbo Ji、Baojiang He、Guobi Chai、Qingzhao Shi、Jian Mao、Hui Xi、Wu Fan、Suhua Li
    DOI:10.1021/acs.orglett.4c01589
    日期:2024.6.28
    synthesis of regio- and stereodefined conjugated dienes via an in situ generated directing group strategy. This reaction exhibits a broad substrate scope and good functional group compatibility for primary–tertiary alcohols. The simple and scalable (up to 0.6 mol) procedure with readily available and inexpensive reagents makes it a practical method for conjugated diene synthesis. Mechanistic studies reveal
    醇脱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转化之一,也是合成研究中生产烯烃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人们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和试剂来控制正构醇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及脱效率。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但由于许多潜在的二烯可以通过 1,2- 或 1 形成,因此除了具有天然优先消除位置的有限底物外,烯丙醇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及可预测的脱很少有报道。 ,4-顺式或反式消除。在这里,我们报告了t BuOK/2,2-二氟乙酸介导的烯丙醇 1,4-顺式脱,通过原位生成的导向基团策略合成区域和立体定义的共轭二烯。该反应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和伯叔醇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简单且可扩展(高达 0.6 mol)的程序以及易于获得且廉价的试剂使其成为共轭二烯合成的实用方法。机理研究表明,形成具有叔丁醇和烯丙氧基缩醛部分的乙酸酯作为中间体,其中乙酸酯和缩醛充当碱促进消除的导向基团。该反应还涉及不寻常的H 2释放。
  • Magnesium-Alkoxide Directed Photoaddition of Tetrahydrofurans to γ,γ-Disubstituted Allylic Alcohols
    作者:Yutaka Ukaji、Yasutaka Watanabe、Takahiro Sakai、Hajime Maeda、Masahito Segi
    DOI:10.3987/com-15-s(t)65
    日期:——
    Magnesium-alkoxide directed photoaddition of tetrahydrofurans to gamma,gamma-disubstituted allylic alcohols was achieved. When the allylic alcohols were treated with Grignard reagent in THF under light, the corresponding gamma-(2-tetrahydrofuryl) substituted alcohols were regioselectively obtained in up to 82% yield. The conversion of the hydroxyl group to the corresponding bromomagnesium alkoxide was crucial.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