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7447-4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7447-41-8
化学式
ClHLi
mdl
——
分子量
43.4019
InChiKey
PZLXYMQOCNYUI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05 °C (lit.)
  • 沸点:
    1383 °C/1 atm (lit.)
  • 密度:
    2.06
  • 闪点:
    -4 °F
  • 溶解度:
    可溶于水中
  • 最大波长(λmax):
    λ: 260 nm Amax: 0.01λ: 280 nm Amax: 0.01
  • LogP:
    c/nm
  • 稳定性/保质期:

    溶于乙醇丙酮氨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易潮解,在100克中溶解度为67克(0℃)到127.5克(100℃)。它也溶于乙醇丙酮吡啶等有机溶剂。注意密封保存。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4
  • 重原子数:
    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6,S29,S33,S36,S36/37/39,S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2,R36/38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827391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89 8/PG 2
  • 危险类别:
    8
  • RTECS号:
    OJ59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标志:
    GHS02,GHS07,GHS08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2,H319,H335,H351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80,P301 + P312 + P330,P305 + P351 + P338,P370 + P378,P403 + P235
  • 储存条件:
    应贮存在阴凉、通风且干燥的库房内。

SDS

SDS:6bbccb422d809a723e6caeb137f99f02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氯化锂
化学品英文名称: Lithium chl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447-41-8
分子式: LiCl
分子量: 42.3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氯化锂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氯化锂 无资料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属低毒类。对眼睛和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中毒主要由于误服,病人出现全身,无力、眩晕、耳鸣、视力模糊、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泻。重者出现抽搐、昏迷,有时可呈现精神障碍。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流动清冲洗,若有灼伤,按碱灼伤处理。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饮足量温,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三氟化溴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能与氧化物反应,呈强还原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能与氧化物反应,呈强还原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全身防火防毒服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小心扫起,装入备用袋中。也可以用大量冲洗,经稀释的污放入废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立方晶体,具有潮解性。
pH:
熔点(℃): 605
沸点(℃): 1350
相对密度(=1): 2.068(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0.133/547℃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LiCl
分子量: 42.3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易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空气调节,用作助焊剂、干燥剂、化学试剂,并用于制焰火、干电池和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氯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26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眼: 100mg/24 小时,中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量小时,中和本品的溶液,滤出固体做掩埋处置,溶液冲入下道。反应产生热和烟雾,通过控制加入速度予以控制。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常温下,氯化锂为白色粉末或小颗粒,是已知盐类中最易潮解的物质之一;味道很咸,类似氯化钠。当加热至暗红色时,它会熔化成清澈的液体;白热状态下则会挥发。氯化锂具有氯化钠型结构,其化学键并非典型的离子键,因此在标准状况下可溶解于100毫升67克,也易溶于乙醇丙酮吡啶等有机溶剂,但难溶于乙醚。在制备烃基时,如果使用卤代烃在乙醚中,氯化锂会析出并可以得到游离的烃基试剂(溴化锂与烃基形成加合物而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

此外,氯化锂可以形成多种合物,包括LiCl·H2O、LiCl·2 、LiCl·3 和LiCl·5 等。结晶的数目取决于结晶温度,低温时合度较高。由于(Li)能够与形成配离子[Li(NH3)4],因此氯化锂溶液中气的溶解度比中要大得多。

与其他化物一样,氯化锂在空气和中可完全溶解,用于分析试剂、热交换载体以及制药工业。此外,它还应用于空调除湿剂、干电池制造及生产等领域。

中溶解度(g/100ml)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中的溶解克数为:

  • 69.2g/0℃
  • 74.5g/10℃
  • 83.5g/20℃
  • 86.2g/30℃
  • 89.8g/40℃
  • 98.4g/60℃
  • 112g/80℃
  • 121g/90℃
  • 128g/100℃
毒性

LD50 in mice (mg/kg): 990 i.p.; in rats (mg/kg): 600 i.p., 4.8 i.v.

危险性

按照GB12268-2005和2008年危险化学品名录,氯化锂不属于危险品。它曾被用作食盐的替代品,但由于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而被停止使用。

化学性质

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易潮解,并可溶解于乙醇丙酮氨水中。

用途
  • 制造焊接材料
  • 空调设备制造原料
  • 制造的原料
  • 生产烟火
  • 分析试剂
  • 气相色谱固定相(最高使用温度650℃,溶剂为
  • 用于火焰及电池行业中的电池电解液生产
生产方法

通过盐酸法将碳酸加入反应器中缓慢加入,生成氯化锂后经过滤、蒸发浓缩和结晶等步骤制得无水氯化锂成品。该过程涉及如下化学反应: [ \text{Li}_2\text{CO}_3 + 2\text{HCl} → 2\text{LiCl} + \text{H}_2\text{O} + \text{CO}_2↑ ]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lithium 以 solid matrix 为溶剂, 生成 lith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Li 原子和 HX (X = F, Cl) 分子之间的反应:半经验 SCF MO 和基质隔离 ESR 研究
    摘要:
    Examination of reaction between the Li atom and the HX (X = F, Cl) molecule by a semiempirical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AM1) revealed the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the Li:HCl and Li:MF complexes with the respective heats of complexation of 75 and 84 kJ/mol. The calculations yielded totally different structures for the two complexes, however. In the Li:HCl complex, the unpaired electron is in die antibonding sigma orbital of the H-CI moiety and the elongated H-CI is sided by the Li atom bearing a substantial positive charge (+0.47). For the Li:HF complex, a linear Li-F-H structure was predicted. The unpaired electron resides in a s-p hybridized orbital of the Li atom directed away from the F atom, and the complex is formed by the dative interaction of the fluorine electrons with vacant Li orbitals. A substantial net negative charge (-0.18) is thus borne by the Li atom of the complex. Examination by ESR of argon matrixes in which Li atoms and HCl (and HF) molecules had been co-condensed indeed revealed the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complexes exhibiting the ESR spectra which were in total accord with the structures and the SOMOs (singly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s) predicted above. In the case of Li/HCl/Ar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 complex, Li2Cl, was observed and was ascribed to the reaction between Li atoms and LiCl molecules inadvertently formed during deposition (Li + HCl --> H + LiCl). An examination of the Li:LiCl system by the AMI method revealed a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 with the heat of complexation of 121 kJ/mol. The complex has an isosceles triangular form, and the unpaired electron renders a bent, one-electron bond between the two Li atoms.
    DOI:
    10.1021/jp9940497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EN] SYNTH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1-((3S,4R)-4-(2,6-DIFLUORO-4-METHOXYPHENYL)-2-OXOPYRROLIDIN-3-YL)-3-PHENYLUREA
    [FR] PROCÉDÉS SYNTHÉTIQUES POUR LA PRODUCTION DE 1-((3S,4R)-4-(2,6-DIFLUORO-4-MÉTHOXYPHÉNYL)-2-OXOPYRROLIDIN-3-YL)-3-PHÉNYLURÉE
    摘要:
    为合成化合物(I)的关键中间体提供了高效的工艺。这些工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提供具有各种取代基的选定组分。有些中间体已被申请专利。
    公开号:
    WO2020102643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