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氟丁醛 | 461-53-0

中文名称
4-氟丁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utanoyl fluoride
英文别名
Butyrylfluorid;butyryl fluoride;Buttersaeure-fluorid;n-butyryl fluoride
4-氟丁醛化学式
CAS
461-53-0
化学式
C4H7FO
mdl
——
分子量
90.0974
InChiKey
GSJWYIDMIRQHM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7 °C(Press: 767 Torr)
  • 密度:
    0.944 g/cm3(Temp: 11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C
  • 海关编码:
    2915900090

SDS

SDS:7e58ac80c43ef801258ce1803bb3bc02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4-氟丁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4-Fluorobutyraldehy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461-53-0
分子式: C 4 H 7 FO
分子量: 90.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4-氟丁醛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剧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资料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切断火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大量泄漏,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液体。
pH:
熔点(℃):
沸点(℃): 49(6.7kPa)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4
饱和蒸气压(kPa): 6.7(49℃)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分子式: C 4 H 7 FO
分子量: 90.0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空气。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空气。
聚合危害: 能发生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mg/kg(小鼠腹腔内)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全氟甲酯的均相催化加氢† ‡
    摘要:
    本文报道了通过用钌催化剂Ru-MACHO TM进行均相催化氢化来还原的全氟烷基甲基酯R f C(O)OMe(R f= C 3 F 7,C 5 F 11)的第一个实例。氢化过程导致产生相应的全氟化醇,因此取代了硼氢化钠 迄今为止,它代表了全氟酯还原的最新技术水平。
    DOI:
    10.1039/c3ra43410a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酸酐 在 C21H21ClF5N2Rh 作用下, 以 氘代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28.3%的产率得到4-氟丁醛
    参考文献:
    名称:
    全氟配体的CF键活化导致有机亲电子的亲核氟化
    摘要:
    我们报道了一种氟转移反应,其中来自全氟化配体的氟经历CF键活化并转移至亲电体,从而导致新的氟化产物的形成和单脱氟配合物的二聚化。的[(η治疗5,κ 2 C-C 5我4 CH 2 C ^ 6 ˚F 5 CH 2 NC 3 H ^ 2NMe)–RhCl]与有机亲电试剂甲苯甲酰氯通过CF键活化辅助的脱氟偶联作用形成了铑(III)金属环。C-F键的裂解释放出亲核氟化物,从而将酰氯转化为酰氟。使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实时监测总体反应。
    DOI:
    10.1021/acs.organomet.0c001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i>N</i>-Butanoyl-<scp>l</scp>-glutathione (C4-GSH)
    作者:Francesca Bartoccini、Michele Mari、Michele Retini、Alessandra Fraternale、Giovanni Piersanti
    DOI:10.1021/acs.oprd.9b00120
    日期:2019.9.20
    A novel two-step synthesis of N-butanoyl-l-glutathione (C4-GSH) was developed involving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 l-glutathione (GSH). This process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 of selective acylation of the GSH amino group without the use of previous solid-phase organic synthesis and/or protecting group chemistry but also highlights the use of inexpensive
    开发了一种新颖的两步合成N-丁酰基-1-谷胱甘肽(C4-GSH)的方法,其中涉及对可商购的起始原料1-谷胱甘肽(GSH)的化学修饰。该方法不仅具有在不使用先前的固相有机合成和/或保护基化学的情况下对GSH氨基进行选择性酰化的优点,而且还强调了使用便宜的试剂,例如丁酸酐和甲醇钠以及在环境方面的优势。可接受的溶剂,例如水和甲醇。C4-GSH的这种无色谱和无盐合成方法具有成本效益,安全,高效且易于扩大规模。
  • Deoxyfluorin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KF and Highly Electron-Deficient Fluoroarenes
    作者:Siyu Mao、Jordan H. Kramer、Haoran Sun
    DOI:10.1021/acs.joc.0c02491
    日期:2021.5.7
    A deoxyfluorination rea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using potassium fluoride (KF) and highly electron-deficient fluoroarenes is reported here, giving acyl fluorid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 (57–92% based on NMR integration and 34–95% for isolated examples).
    此处报道了使用氟化钾(KF)和高度缺电子的氟代芳烃进行的羧酸脱氧氟化反应,得到的酰基氟的收率中等至极佳(基于NMR积分,产率为57-92%,对于分离的实施例,产率为34-95%)。
  • ENHANCED EFFECT OF SPRAY-DRIED POTASSIUM FLUORIDE ON FLUORINATION
    作者:Nobuo Ishikawa、Tomoya Kitazume、Takashi Yamazaki、Yoshiharu Mochida、Toshio Tatsuno
    DOI:10.1246/cl.1981.761
    日期:1981.6.5
    Spray-dried potassium fluoride was found to be much less hygroscopic and much more effective as a fluorinating agent than usual calcine-dried potassium fluoride.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n activated halogen atom were readily fluorinated in acetonitrile with spray-dried potassium fluoride.
    发现喷雾干燥的氟化钾比通常的煅烧干燥的氟化钾吸湿性小得多并且作为氟化剂更有效。含有活化卤素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在乙腈中用喷雾干燥的氟化钾很容易氟化。
  • The electrochemical fluor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Further data in support of the ECbECn mechanism
    作者:G.P. Gambaretto、M. Napoli、L. Conte、A. Scipioni、R. Armelli
    DOI:10.1016/s0022-1139(00)84984-2
    日期:1985.2
    Data in support of the four-stage mechanism ECbECN result from the electrochemical fluorination of some acyl halides (benzoyl, n-butyryl and iso-butyryl, benzenesulphonyl and p-toluenesulphonyl chlorides) and amines (tripropylamine and N-methylmorpholine).
    支持四阶段机理EC b EC N的数据来自某些酰基卤(苯甲酰,正丁酰和异丁酰,苯磺酰基和对甲苯磺酰氯)和胺(三丙胺和N-甲基吗啉)的电化学氟化作用。
  • 七氟丁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阜新瑞宁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7487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氟丁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正丁酸、正丁酰氯或正丁酰氟与无水氟化氢进行电化学氟化反应,得到电解混合气体;所述电化学氟化反应的电流密度为0.025~0.033A/cm2,反应温度为9~13℃;所述电化学氟化反应设有冷却回流装置,所述冷却回流装置的冷却介质温度为‑45℃;B)将步骤A)制备得到的电解混合气体通入装有缚酸剂的反应釜,得到七氟丁酰氟,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C)将步骤B)得到的七氟丁酰氟与水混合,水解生成七氟丁酸水溶液;D)将上述七氟丁酸水溶液与KOH混合,至KOH浓度为40%~45%,自然结晶,得到七氟丁酸钾;E)上述七氟丁酸钾经硫酸酸化,得到七氟丁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