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4-三唑-3-硫醇 | 222408-90-4

中文名称
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4-三唑-3-硫醇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1-chlorocyclopropyl)-3-(2-chlorophenyl)-2-hydroxypropyl]-1,2,4-triazolidine-3-thione
英文别名
2-(1-chloro-cycloprop-1-yl)-1-(2-chlorophenyl)-2-hydroxy-3-(1,2,4-triazolidine-5-thione-1-yl)propane;2-(2-(1-Chlorocyclopropyl)-3-(2-chlorophenyl)-2-hydroxypropyl)-1,2,4-triazolidine-3-thione
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4-三唑-3-硫醇化学式
CAS
222408-90-4
化学式
C14H17Cl2N3OS
mdl
——
分子量
346.28
InChiKey
PCARSQBZDYOIP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88.3±55.0 °C(Predicted)
  • 密度:
    1.44 at 20℃
  • LogP:
    3.3 at 40℃ and pH7.1
  • 表面张力:
    72.18mN/m at 2.34mg/L and 2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79.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4-三唑-3-硫醇 在 iron(III) chloride 、 氧气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prothiocon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丙硫菌唑的连续化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硫菌唑的连续化制备方法,将2‑(1‑氯‑环丙‑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的丙硫菌唑,所述反应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中进行。本发明的制备原料廉价易得,采用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加快了反应速度,减少了氧化剂的使用,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三废污染少,清洁环保,适于工业化生产,并且最终产品的收率和含量均较高。
    公开号:
    CN111100081B
  • 作为产物:
    描述:
    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2-methylidenehydrazinyl)propan-2-ol 在 盐酸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0%的产率得到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4-三唑-3-硫醇
    参考文献:
    名称:
    丙硫菌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领域,公开了一种丙硫菌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使式(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水合肼进行反应,得到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2)使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甲醛、硫氰酸盐进行反应,并酸化后得到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3)使式(4)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氯化铁进行反应,得到式(5)所示结构的丙硫菌唑化合物,其中,X为卤素。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三废少,适合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公开号:
    CN11302447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36954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硫菌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式Ⅰ所示化合物经氯化环合反应,得到式Ⅱ所示化合物;B)式Ⅱ所示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进行克莱森酯缩合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C)式Ⅳ所示化合物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式Ⅴ所示化合物;D)式Ⅴ所示化合物与水合肼进行反应,得到式Ⅵ所示化合物;E)式Ⅵ所示化合物与甲醛、硫氰酸盐进行反应,得到式Ⅶ所示化合物;F)式Ⅶ所示化合物经氧化,得到式Ⅷ所示的丙硫菌唑。总收率可达56%,其原材料便宜易得,整个过程处理方便,具有较高的收率,对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 一种丙硫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江苏七洲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66684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硫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丙硫菌唑中间体2‑(1‑氯环丙基)‑1‑(2‑氯苯基)‑3‑肼基丙烷‑2‑醇合成路线存在的水合肼用量大、废水多,产品成盐,导致下一步反应前需要进行繁琐的后处理,且需要更换溶剂,产物纯度低、收率低、成本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本发明将2‑(2‑氯苄基)‑2‑(1‑氯环丙基)环氧乙烷和水合肼在有机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反应液静置分层得到含有2‑(1‑氯环丙基)‑1‑(2‑氯苯基)‑3‑肼基丙烷‑2‑醇的有机相,有机相直接用于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4‑三唑烷‑3‑硫酮的制备。
  • [EN] AN INDUSTRIAL SCAL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OTHIOCONAZOLE<br/>[FR] PROCÉDÉ À L'ÉCHELLE INDUSTRIELLE POUR LA PRÉPARATION DE PROTHIOCONAZOLE
    申请人:HIKAL LTD
    公开号:WO2021074739A1
    公开(公告)日:2021-04-2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dustrial scal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othioconazole (I), which is simple, economical, efficient, user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moreover commercially viable with higher yield and greater chemical purity.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规模的Prothioconazole (I)制备过程,该过程简单、经济、高效、用户和环境友好,而且商业上可行,产量更高、化学纯度更高。
  • 一种丙硫菌唑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8925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硫菌唑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酸性催化剂或者复合酸性催化剂对反应进行催化,提高反应速率及收率,并且解决了该步物料及废水中含盐量高的问题,本发明中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废水少,中间体及废水中含盐量小,反应时间短且条件温和,收率≥90%,纯度≥97%。
  •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生产丙硫菌唑的方法及微通道系统
    申请人:芮城县斯普伦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2181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生产丙硫菌唑的方法及微通道系统,属于有机合成工艺技术领域,在微通道反应器中以2‑(1‑氯环丙基)‑1‑(2‑氯苯基)‑3‑肼基丙‑2‑醇为原料经环合和氧化两步反应连续地完成丙硫菌唑的制备过程,物料经由计量泵通入微通道反应器后,经预热、混合反应、淬灭结晶分离得到丙硫菌唑产品。该方法可以强化反应过程中的传质与传热,精确控制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防止环合过程中物料富集导致副反应及反应物自聚现象的发生,以及氧化过程中“飞温”及活性氧溢出导致副反应增大等情况的出现。最终减少反应时间,提高原子利用率,大大提高反应转化率,减少固废与副反应的生成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