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氧化苯砷 | 4095-45-8

中文名称
氧化苯砷
中文别名
新土霉素
英文名称
10,10'-oxybisphenarsazine
英文别名
10,10'-Oxybis-(5,10-dihydrophenarsazin);Phenarsazine oxide;10-(5H-phenarsazinin-10-yloxy)-5H-phenarsazinine
氧化苯砷化学式
CAS
4095-45-8
化学式
C24H18As2N2O
mdl
——
分子量
500.263
InChiKey
SDMIOFRAYIQSK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3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3.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SDS

SDS:d2c266b0560427bc22ed1f26b37bdaec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Wieland; Rheinheimer, Justus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21, vol. 423, p. 1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胺氯胂 在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氧化苯砷
    参考文献:
    名称:
    所谓的吩拉嗪的结构研究:吩拉嗪热生成的质谱证据
    摘要:
    维兰德和莱茵海默氏“吩嗪”的结构已被重新研究。建议的芳族结构3是不正确的,光谱和化学证据表明该化合物为10,10'-双(5,10-二氢菲拉嗪基)16。通过碱诱导的氯化氢消除来合成吩嗪3的尝试未成功。然而,质谱证据表明,吩吡嗪由任氯化氢或甲醇热消除从10-氯-5,10- dihydrophenarsazine形成7或10-甲氧基-5,10- dihydrophenarsazine 10分别。
    DOI:
    10.1016/0040-4020(75)8026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suwaew,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34, vol. 4, p. 629
    作者:Rasuwaew
    DOI:——
    日期:——
  • Burton; Gibso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26, p. 462
    作者:Burton、Gibson
    DOI:——
    日期:——
  • Chernokal'skii,B.D. et al.,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68, vol. 38, p. 1519 - 1522
    作者:Chernokal'skii,B.D. et al.
    DOI:——
    日期:——
  • Gibson; Johnson; Vining,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30, vol. 49, p. 1006,1022
    作者:Gibson、Johnson、Vining
    DOI:——
    日期:——
  • Interaction of diarylamines and arsenic trichloride
    作者:Leon D. Freedman、Virgil L. Styles
    DOI:10.1021/jo00906a026
    日期:1975.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锡杂环戊-3-烯-2,5-二酮 过氧化锌 磷英,3-甲基-2-(三甲基甲锡烷基)- 磷杂蒽 磷杂苯 磷杂环戊磷酸 磷杂环戊烷 碳化钙 法硼巴坦 氮杂锡杂两面针碱 氧化苯砷 异磷啉 四氧化三铅 八氢[1,2]氮杂硼杂苯并[1,2-a][1,2]氮杂硼杂苯 全氢化-9b-硼杂非那烯 二苯胺氯胂 二氧化铝 [1,2]氮杂硼杂苯并[1,2-a][1,2]氮杂硼杂苯 N,N-二甲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9-胺 B-苄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苯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磷杂二环[4.2.1]壬烷 9-碘-9-硼杂二环[3.3.1]壬烷 9-硼杂双环[3.3.1]壬烷-9-醇 9-硼双环[3.3.1]壬烷 9-硬脂基-9-磷杂双环[4.2.1]壬烷 9-甲基-10-硝基蒽 9-溴-9-硼杂双环-[3.3.1]壬烷 9-二十烷基-9-磷杂二环[4.2.1]壬烷 9-乙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丁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八氢-1-戊搭烯基)-9-磷杂双环[4.2.1]壬烷 9-(1,1,2-三甲基丙氧基)-9-硼双环[3.3.1]壬烷 8-甲氧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5H-二苯并砷唑-5-甲腈 5H,5'H-10,10'-联啡砷 5-羟基-5H-二苯并砷唑 5-氧化物 5-氯-5H-二苯并砷杂环戊二烯 5,10-二氢-10-吩砒嗪乙醇10-硫化物 4,5-二氢-1-甲基-1H-磷杂环戊二烯-2-羧酸 1-氧化物 3-甲基异磷啉 3,5-二苯基膦 2-乙基-4,5-二甲基-1,2-氧杂环戊硼烷 2-丙烯酸,3-[3-乙基-2-[2-(3-乙基-4-羰基-2-硫代-5-噻唑烷亚基)亚乙基]-2,3-二氢-6-苯并噻唑基]- 2,4,6-三叔丁基-膦咛 2,4,6-三(苯基)膦咛 2,3-二氢-1H-磷杂环戊二烯 2,3-二氢-1-羟基-1H-磷杂环戊二烯 1-氧化物 2,3-二氢-1-甲基-1H-膦 1-氧化物 2,3,5,6-四苯基磷杂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