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N,N-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e | 119392-9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N,N-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e
英文别名
(S)-DNE;(1S)-N,N-dimethyl-1-naphthalen-1-ylethanamine
(S)-(-)-N,N-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e化学式
CAS
119392-95-9
化学式
C14H17N
mdl
——
分子量
199.296
InChiKey
AXRXYILTIWBHEP-NSHDSAC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18 °C (lit.)
  • 密度:
    1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113 °C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不会发生分解,也没有已知的危险反应。应避免与强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保持密封状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同时,确保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设施。

SDS

SDS:73568135af67522da2ba76fe883ea985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R)-(+)-N,N-二甲基-1-(1-萘基)乙胺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4H17N
分子式
: 199.2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R)-(+)-N,N-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e
-
CAS 号 119392-95-9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棕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218 °C - lit.
g) 闪点
113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N,N-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ecaesium carbonate乙腈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R)-(1-(naphthalen-1-yl)ethyl)(phenyl)sulf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苄基三甲基铵盐与二(杂)芳基二硫化物和二硒化物的无过渡金属偶联反应
    摘要:
    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案,以从(手性)苄基三甲基铵盐和二(杂)芳基二硫化物或二硒化物合成(对映体富集)硫醚和硒醚。弱碱的存在促进了这些合成,并且不需要使用任何过渡金属,从而使目标产物的收率达到了良好或优异(72-94%)。使用由对映体富集的胺合成的季铵盐可生成高度对映纯的苄基硫醚和硒醚(94-99%ee),其构型与对映体富集的季铵盐相反。
    DOI:
    10.1039/d0cc05633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u 2 O催化的季铵盐与链烷烃/亚芳基亚磺酸钠的C–S偶联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协议,该协议通过烷烃/芳烃亚​​磺酸盐和(对映体富集的)苄基季铵盐的Cu 2 O催化的C–S键交叉偶联来合成(对映体富集的)苄基砜。获得的苄基砜产品收率良好至高(75-96%)。在Cu 2 O和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dppf)存在下,还合成了具有高对映体过量(90-94%ee)的手性芳基甲基砜。
    DOI:
    10.1016/j.tetlet.2020.152320
  • 作为试剂:
    描述:
    N,N-Dimethylthioacrylamide1-苯基-3,4-二甲基膦杂环戊二烯)(S)-(-)-N,N-dimethyl-1-(1-naphthyl)ethylamine 、 palladium dichloride 、 potassium cyanid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42.0h, 以51%的产率得到(1α,4α,5β,7S)-5-(N,N-dimethylthiocarbamoyl)-2,3-dimethyl-7-phenyl-7-phosphabicyclo[2.2.1]hept-2-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硫酰胺取代基的螯合膦配体的配位化学,反应性和立体电子性质
    摘要:
    分子内外之间-环反应N,N-二甲基硫代丙烯酰胺在含有邻金属化的(S)-(1-(二甲基氨基)乙基)萘作为手性助剂的高氯钯钯模板存在下,通过3,4-二甲基-1-苯基磷化氢,立体定向地得到相应的硫代酰胺取代的P-手性膦基降冰片烯。 6天 所述外切-cycloadduct配位到钯模板作为双齿螯合经由其磷和硫代酰胺-硫供体原子。相应的分子间内使用含有相同的类似氯铂-环模板反应邻-metallated萘胺辅助制作一对可分离的非对映体的内切-cycloadducts在60 d。两个内切-cycloadducts配位到钯模板monodentates经由他们的磷施主原子和它们的硫代酰胺功能进行了不参与金属络合。在观察到的更快的速率外型-环反应归因于电子偏振,并因此激活N,N-二甲基硫代丙烯酰胺 通过硫代酰胺-S配位。通过用氰化水溶液处理,可以从这些产物络合物中释放出光学活性的硫酰胺取代的膦基降冰片烯。为了比较,小说配体制备了Ph
    DOI:
    10.1039/b007970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Stereospecific C–S Coupling Reaction of Enantioenriched Tertiary Benzylic Amines via in Situ Activation with Methyl Triflate
    作者:Wenlong Jiang、Nutao Li、Lihong Zhou、Qingle Zeng
    DOI:10.1021/acscatal.8b03032
    日期:2018.11.2
    1-(thiophen-2-yl)ethanamine), and amino acid esters containing a benzylamine moiety, are highly efficient substrates, and their chirality is efficiently transferred to the products (94–99% ee).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the products are predictable and follow the pattern of SN2-type substitutions; an inversion of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e tertiary amines occurs during the C–S coupling reaction. Not only
    一锅方案,可通过无配体,铜催化的巯基与对映体富集的叔苄基胺的无配位铜催化立体有规C-S偶联反应,合成高度对映纯的苄基硫代醚,硫代乙酸酯和砜(94-99%ee)开发了三氟甲磺酸甲酯的活化作用。各种对映体富集的叔苄基胺,包括1-芳基烷基胺,1-四氢萘基乙胺,杂环胺(例如1-(噻吩-2-基)乙胺)和含有苄基胺部分的氨基酸酯,都是高效的底物,它们的手性为有效地转移到产品中(94–99%ee)。产品的绝对配置是可预测的,并遵循S N的模式2型替代;在CS偶联反应中,叔胺的绝对构型发生了反转。不仅各种烯烃,芳烃和杂芳硫醇都适用于此C-S偶联反应,而且硫代乙酸钾和苯基亚磺酸钠也适用。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机制。
  • Nickel-Catalyzed Cross Couplings of Benzylic Ammonium Salts and Boronic Acids: Stereospecific Formation of Diarylethanes via C–N Bond Activation
    作者:Prantik Maity、Danielle M. Shacklady-McAtee、Glenn P. A. Yap、Eric R. Sirianni、Mary P. Watson
    DOI:10.1021/ja3089422
    日期:2013.1.9
    We have developed a nickel-catalyzed cross coupling of benzylic ammonium triflates with aryl boronic acids to afford diarylmethanes and diarylethanes. This reaction proceed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with exceptional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Further, it transforms branched benzylic ammonium salts to diarylethanes with excellent chirality transfer, offering a new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我们开发了一种镍催化的苄基三氟甲磺酸铵与芳基硼酸的交叉偶联,以提供二芳基甲烷和二芳基乙烷。该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具有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此外,它以优异的手性转移将支化的苄基铵盐转化为二芳基乙烷,为从容易获得的手性苄基胺合成高度对映体富集的二芳基乙烷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 Nickel-Catalyzed Borylation of Benzylic Ammonium Salts: Stereospecific Synthesis of Enantioenriched Benzylic Boronates
    作者:Corey H. Basch、Kelsey M. Cobb、Mary P. Watson
    DOI:10.1021/acs.orglett.5b03455
    日期:2016.1.4
    stereospecific,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secondary benzylic ammonium salts and diboronate esters to deliver highly enantioenriched benzylic boronates. This reaction utilizes amine-derived electrophiles, which are readily available in high enantiopurity, and simple, inexpensive nickel catalysts. This reaction has broad scope, enabling synthesis of a variety of secondary benzylic boronates in
    我们已经开发了具有立体特异性的镍催化的仲苄基铵盐和二硼酸酯的交叉偶联,以提供高度对映体富集的苄基硼酸酯。该反应利用胺衍生的亲电试剂,其容易以高对映体纯度获得,并且是简单,廉价的镍催化剂。该反应范围广,能够以高收率和优异的ee合成各种仲硼酸仲苄酯。
  • Determination of Enantiomer Purity ofβ- andγ-Amino Acids by NMR Analysis of Diastereoisomeric Palladium Complexes
    作者:Andreas Böhm、Dieter Seebach
    DOI:10.1002/1522-2675(20001220)83:12<3262::aid-hlca3262>3.0.co;2-p
    日期:2000.12.20
    Like alpha -amino acids, beta- and gamma -amino acids form spirobicyclic complexes (see 2 and 3) by reaction with the chiral di-mu -chlorobis2-[1-dimethylamino-xN)-ethyl]phenyl-xC}dipalladium complexes 1 under basic conditions (Scheme 1 and X-ray structures in Fig. I). The diastereoisomeric complexes formed with mixtures of enantiomers of either the amino acids or the dichloro-dipalladium complexes give rise to marked chemical-shift differences in the H-1- and C-13-NMR spectra (Figs. 2-4) to allow determination of the enantiomer purities. A simple procedure is described by which beta- and gamma -amino acids (which may be generated in situ from Boc- or Fmoc-protected precursors) are converted to the Pd complexes and subjected to NMR measurements. The effects of solvent, temperature, and variation of the aryl group in the chiral derivatizing Pd reagent are described (Figs. 4 and 5). The methyl esters of B-amino acids can also be employed, forming diastereoisomeric chloro[(amino-xN)aryl-xC][(amino-xN)alkanoate]palladium complexes 6 for determining enantiomer ratios (Scheme 6). The new method has great scope, as demonstrated for beta (2)-, beta (3), beta (2,3)-, beta (2,2,3)-, gamma (2)-, gamma (3)-, gamma (4)-, and gamma (2,3,4)- amino acid derivatives.
  • Chiral Conducting Salts of Nickel Dithiolene Complexes
    作者:Julien Lieffrig、Olivier Jeannin、Pascale Auban-Senzier、Marc Fourmigué
    DOI:10.1021/ic300146s
    日期:2012.7.2
    Conducting and chiral [Ni(dmit)(2)] dithiolene salts were obtained by electrocrystallization of the radical [n-Bu4N][Ni(dmit)(2)] salt in the presence of chiral, enantiopure trimethylammonium cations. Three different c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namely, (R)-Ph(Me)HC*-NMe3+, (S)-(Bu-t)(Me)HC*-NMe3+, and (S)-(1-Napht)MeHC*-NMe3+, noted (R)4, (S)-2, and (S)-3. Salts of 1:3 stoichiometry were obtained with (R)-1 and (S)-2, formulated as [(R)-1][Ni(dmit)(2)](3) and [(S)-2][Ni(dmit)(2)](3)center dot(CH3CN)(2). They both crystallize in the P2(1)2(1)2(1) chiral space group, with three crystallographically independent complexes exhibiting different oxidation degrees. Another salt with 2:5 stoichiometry was isolated with (S)-3. The semiconducting character of the three salts (sigma(RT) = 20-30 X 10(-3) S cm(-1)) finds its origin in a strong electron localization, favored by the large number of crystallographically independent [Ni(dmit)2] complexes in these chiral structur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into weakly interacting dimeric or trimeric motifs. Racemic salts with the same cations, obtained only with difficulties with the tert-butyl-containing (rac)-2 cation, afforded similar trimerized structures. The observed unusual stoichiometry and strong charge localization is tentatively assigned to the size and anisotropic charge distribution of the cation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