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O-methylbutyrolactone I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O-methylbutyrolactone I
英文别名
methyl (2R)-2-[[4-hydroxy-3-(3-methylbut-2-enyl)phenyl]methyl]-3-(4-hydroxyphenyl)-4-methoxy-5-oxofuran-2-carboxylate
2-O-methylbutyrolactone I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5H26O7
mdl
——
分子量
438.5
InChiKey
FCSKUNOKIVAIKK-RUZDIDT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10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丁内酯 I 作为靶向 FcγRIIB 的口服生物可利用抗过敏剂的先导优化
    摘要:
    食物过敏(FA)引起了全球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但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前,我们从深海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抗食物过敏化合物,丁内酯 I (BTL-I, 1 )。不幸的是,它在大鼠中的暴露量非常低,药代动力学 (PK) 特征也很差。因此,针对BTL-I的代谢途径进行了一系列结构优化,提供了18个衍生物( 2-19 )。其中,BTL-MK ( 19 ) 与 BTL-I 相比显示出优异的抗过敏活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其效力是 BTL-I 的两倍,清除率 (CL) 仅是 BTL-I 的 0.5%。口服给药时, C max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0-∞ )分别比BTL-I高565和204倍。这些发现表明丁内酯甲基酮 (BTL-BK) 可以作为治疗 FA 的候选药物,并为优化先导化合物的成药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DOI:
    10.1021/acs.jmedchem.4c003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ad Optimization of Butyrolactone I as an Orally Bioavailable Antiallergic Agent Targeting FcγRIIB
    作者:Chun-Lan Xie、Hong-Xiu Xiao、Pei-Fang Song、Qing-Mei Liu、Haoxiang Wei、Liang Wu、Guang-Hao Zhu、Guang-Ming Liu、Yandong Zhang、Ping Wang、Xian-Wen Yang
    DOI:10.1021/acs.jmedchem.4c00354
    日期:——
    Previously, we discovered a potent antifood allergy compound, butyrolactone I (BTL-I, 1), from the deep sea. Unfortunately, it has a very low exposure and poor pharmacokinetic (PK) profile in rats. Therefore, a series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s toward the metabolic pathways of BTL-I were conducted to provide 18 derives (2–19). Among them, BTL-MK (19) showed superior antiallergic activity and favorable
    食物过敏(FA)引起了全球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但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前,我们从深海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抗食物过敏化合物,丁内酯 I (BTL-I, 1 )。不幸的是,它在大鼠中的暴露量非常低,药代动力学 (PK) 特征也很差。因此,针对BTL-I的代谢途径进行了一系列结构优化,提供了18个衍生物( 2-19 )。其中,BTL-MK ( 19 ) 与 BTL-I 相比显示出优异的抗过敏活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其效力是 BTL-I 的两倍,清除率 (CL) 仅是 BTL-I 的 0.5%。口服给药时, C max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0-∞ )分别比BTL-I高565和204倍。这些发现表明丁内酯甲基酮 (BTL-BK) 可以作为治疗 FA 的候选药物,并为优化先导化合物的成药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