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E)-3-[(6'-methoxy-5'-methyl)-6'H-1',2'-oxazin-3'-yl]propenecarboxylate | 1017802-49-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E)-3-[(6'-methoxy-5'-methyl)-6'H-1',2'-oxazin-3'-yl]propene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methyl (E)-3-(6-methoxy-5-methyl-6H-oxazin-3-yl)prop-2-enoate
methyl (E)-3-[(6'-methoxy-5'-methyl)-6'H-1',2'-oxazin-3'-yl]propene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017802-49-1
化学式
C10H13NO4
mdl
——
分子量
211.218
InChiKey
CXQWNESTARQXKI-SNAWJCM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E)-3-[(6'-methoxy-5'-methyl)-6'H-1',2'-oxazin-3'-yl]propenecarboxylat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6-methyl-tetrahydropyrrolizi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里西啶衍生物的新途径:(E)-[1,2-Oxazin-3-yl] 丙烯酸甲酯的环收缩
    摘要:
    从肟 3 原位生成的亚硝基烯烃 2 与烯醇醚 1 发生平滑的杂 Diels-Alder 反应,得到带有环外 C=C 键的 1,2-恶嗪衍生物 4。甲氧基丙二烯 8 和 2 以良好的总产率提供了 6 H-1,2-恶嗪 10。这种类型的 1,2-恶嗪的环外双键可用于加成反应,如 4A 与高锰酸钾的二羟基化反应所示,顺利地生成 1,2-二醇 11。随后在 NO 键处发生涉及环断裂的还原级联反应通过环化步骤以良好的收率提供吡咯齐烷酮衍生物12。在 12B 的情况下,这种转化以优异的立体选择性进行。最后,12 的内酰胺部分可以用硼烷还原,以良好的收率提供相应的吡咯里西啶衍生物 19。
    DOI:
    10.1055/s-2007-990946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E)-3-[(5',6'-dihydro-6'-methoxy-5'-methylene)-4'H-1',2'-oxazin-3'-yl]propenecarboxylat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以73%的产率得到methyl (E)-3-[(6'-methoxy-5'-methyl)-6'H-1',2'-oxazin-3'-yl]propene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里西啶衍生物的新途径:(E)-[1,2-Oxazin-3-yl] 丙烯酸甲酯的环收缩
    摘要:
    从肟 3 原位生成的亚硝基烯烃 2 与烯醇醚 1 发生平滑的杂 Diels-Alder 反应,得到带有环外 C=C 键的 1,2-恶嗪衍生物 4。甲氧基丙二烯 8 和 2 以良好的总产率提供了 6 H-1,2-恶嗪 10。这种类型的 1,2-恶嗪的环外双键可用于加成反应,如 4A 与高锰酸钾的二羟基化反应所示,顺利地生成 1,2-二醇 11。随后在 NO 键处发生涉及环断裂的还原级联反应通过环化步骤以良好的收率提供吡咯齐烷酮衍生物12。在 12B 的情况下,这种转化以优异的立体选择性进行。最后,12 的内酰胺部分可以用硼烷还原,以良好的收率提供相应的吡咯里西啶衍生物 19。
    DOI:
    10.1055/s-2007-9909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