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p-chlorobenzoyl-N,N'-bis(methoxycarbonyl)-p-nitrobenzamid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p-chlorobenzoyl-N,N'-bis(methoxycarbonyl)-p-nitrobenzamidine
英文别名
methyl N-(4-chlorobenzoyl)-N-[(Z)-N-methoxycarbonyl-C-(4-nitrophenyl)carbonimidoyl]carbamate
N-p-chlorobenzoyl-N,N'-bis(methoxycarbonyl)-p-nitrobenzamid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4ClN3O7
mdl
——
分子量
419.778
InChiKey
BESCZOCZURJVMO-HKWRFOA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3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偶氮二甲酸二甲酯 、 p-chlorobenzoic p-nitrophenyldiazoacetic anhydride 在 dirhodium tetraacet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45%的产率得到N-p-chlorobenzoyl-N,N'-bis(methoxycarbonyl)-p-nitrobenzam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子不足的N N,N O双键,单线态氧和CC三键与酰氧基乙烯酮或中性离子1,3-二氧杂-4-醇酸酯的反应:由酰氧基乙烯酮生成的不稳定的中性1,3-二恶醇-4-醇酸酯
    摘要:
    进行偶氮二羧酸盐和亚硝基苯衍生物与α-酰氧基芳基乙酰氯的脱氯化氢反应生成的酰氧基乙烯酮的反应,分别以良好的收率得到三酰基苯甲m和N-芳基酰亚胺衍生物。通过与由Rh 2(OAc)4催化的芳基重氮乙酸酐衍生物分解而生成的中离子1,3-二氧杂-4-油酸酯反应,可得到相同的化合物。由不同的原料形成相同的化合物表明它们的反应涉及相同的中间体。缺电子的N N或N之间的1,3-偶极环加成解释了三酰基苯甲m和N-芳基酰亚胺衍生物的形成通过脱羧作用,得到的羰基羰基化合物开环,以及随后相应的酰亚胺基团的Mumm重排,形成O键和1,3-二氧杂环丁鎓4-羟甲基磺酸盐。与比N N和N O键具有更多负电性原子的单线态氧反应还产生了由单线态氧加合物与1,3-二氧杂鎓-4-油酸酯形成的产物。还通过在反应性双极性亲子性二甲基乙酰化二羧酸二甲酯存在下从α-酰氧基芳基乙酰氯生成酰氧基乙烯酮时分离呋喃二羧酸酯,也证实了从酰氧基乙烯酮生成不太稳定的中离子1
    DOI:
    10.1021/jo06219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NN, NO Double Bonds, Singlet Oxygen, and CC Triple Bonds with Acyloxyketenes or Mesoionic 1,3-Dioxolium-4-olates:  Generation of Unstable Mesoionic 1,3-Dioxolium-4-olates from Acyloxyketenes
    作者:Masashi Hamaguchi、Naoki Tomida、Yuji Iyama
    DOI:10.1021/jo0621975
    日期:2007.2.1
    Formation of the same compounds from the different starting materials indicates that their reactions involve the same intermediates. The formation of triacylbenzamidine and N-arylimide derivatives is explained by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between electron-deficient NN or NO bonds and mesoionic 1,3-dioxolium-4-olates following by decarboxylation, ring opening of the resultant carbonyl ylides, and subsequent
    进行偶氮二羧酸盐和亚硝基苯衍生物与α-酰氧基芳基乙酰氯的脱氯化氢反应生成的酰氧基乙烯酮的反应,分别以良好的收率得到三酰基苯甲m和N-芳基酰亚胺衍生物。通过与由Rh 2(OAc)4催化的芳基重氮乙酸酐衍生物分解而生成的中离子1,3-二氧杂-4-油酸酯反应,可得到相同的化合物。由不同的原料形成相同的化合物表明它们的反应涉及相同的中间体。缺电子的N N或N之间的1,3-偶极环加成解释了三酰基苯甲m和N-芳基酰亚胺衍生物的形成通过脱羧作用,得到的羰基羰基化合物开环,以及随后相应的酰亚胺基团的Mumm重排,形成O键和1,3-二氧杂环丁鎓4-羟甲基磺酸盐。与比N N和N O键具有更多负电性原子的单线态氧反应还产生了由单线态氧加合物与1,3-二氧杂鎓-4-油酸酯形成的产物。还通过在反应性双极性亲子性二甲基乙酰化二羧酸二甲酯存在下从α-酰氧基芳基乙酰氯生成酰氧基乙烯酮时分离呋喃二羧酸酯,也证实了从酰氧基乙烯酮生成不太稳定的中离子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