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bromophenyl)thio)propan-2-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bromophenyl)thio)propan-2-amine
英文别名
1-(3-Bromophenyl)sulfanylpropan-2-amine
1-((3-bromophenyl)thio)propan-2-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12BrNS
mdl
——
分子量
246.171
InChiKey
CGFRYSKJIWNDK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5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溴苯硫酚2-甲基氮丙啶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17h, 以54%的产率得到1-((3-bromophenyl)thio)propan-2-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硫,硒和碲的胺可作为有效的碳酸酐酶激活剂。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β-氨基硫属元素化物,以鉴定新的碳酸酐酶激活剂(CAA),作为治疗几种神经退行性和代谢性疾病的新工具,这代表了在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的临床挑战。一些β-氨基硒化物和β-氨基碲化物显示出有效的CA活化作用和有效的抗氧化活性。CAA可用于记忆疗法和CA缺乏症候群。
    DOI:
    10.1016/j.bioorg.2019.03.0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lfur, selenium and tellurium containing amines act as effective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ators
    作者:Damiano Tanini、Antonella Capperucci、Claudiu T. Supuran、Andrea Angeli
    DOI:10.1016/j.bioorg.2019.03.062
    日期:2019.6
    A new series of β-aminochalcogenid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o identify new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ator (CAA) agents as novel tool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everal neurodegenerativ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which represent a clinical challenge without effective therapies available. Some β-aminoselenides and β-aminotellurides showed effective CA activating effects and a po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β-氨基硫属元素化物,以鉴定新的碳酸酐酶激活剂(CAA),作为治疗几种神经退行性和代谢性疾病的新工具,这代表了在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的临床挑战。一些β-氨基硒化物和β-氨基碲化物显示出有效的CA活化作用和有效的抗氧化活性。CAA可用于记忆疗法和CA缺乏症候群。
  • New β-arylchalcogeno amines with procognitive properties targeting Carbonic Anhydrases and Monoamine Oxidases
    作者:Gustavo Provensi、Alessia Costa、Barbara Rani、Maria Vittoria Becagli、Fabio Vaiano、Maria Beatrice Passani、Damiano Tanini、Antonella Capperucci、Simone Carradori、Jacobus P. Petzer、Anél Petzer、Daniela Vullo、Gabriele Costantino、Patrizio Blandina、Andrea Angeli、Claudiu T. Supuran
    DOI:10.1016/j.ejmech.2022.114828
    日期:2022.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