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1-(1-butyl-1H-benzo[d]imidazol-2-yl)-3-(4-fluorophenyl)prop-2-en-1-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1-(1-butyl-1H-benzo[d]imidazol-2-yl)-3-(4-fluorophenyl)prop-2-en-1-one
英文别名
(E)-1-(1-butylbenzimidazol-2-yl)-3-(4-fluorophenyl)prop-2-en-1-one
(E)-1-(1-butyl-1H-benzo[d]imidazol-2-yl)-3-(4-fluorophenyl)prop-2-en-1-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19FN2O
mdl
——
分子量
322.382
InChiKey
RQYLYMFHGKRXRG-JLHYYAG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3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盐酸胍(E)-1-(1-butyl-1H-benzo[d]imidazol-2-yl)-3-(4-fluorophenyl)prop-2-en-1-one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49.1%的产率得到4-(1-butyl-1H-benzo[d]imidazol-2-yl)-6-(4-fluorophenyl)pyrimidin-2-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氨基嘧啶基苯并咪唑类潜在抗菌剂: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新型的潜在潜在的抗菌剂氨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并通过IR,NMR和HRMS光谱进行了表征。体外生物学评估表明,与参考药物相比,某些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7d可以有效抑制MIC,1、1和8μg/ mL的黄曲霉,大肠杆菌DH52和MRSA的生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嘧啶衍生物7d可能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和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杀菌作用。) 细菌。活性分子7d表现出低细胞毒性,即使经过16次传代,也没有明显触发细菌产生抗药性。此外,化合物7d能够有益地调节活性氧(ROS)的生成,从而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7d可通过形成氢键与DNA促旋酶结合。对抗菌机制的初步探索表明,化合物7d可以有效地插入小牛胸腺DNA中,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复合物,这可能进一步阻止DNA复制以发挥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7d的结合研究
    DOI:
    10.1016/j.ejmech.2017.11.027
  • 作为产物:
    描述:
    2-(1-羟乙基)苯并咪唑 在 potassium dichromate 、 硫酸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E)-1-(1-butyl-1H-benzo[d]imidazol-2-yl)-3-(4-fluorophenyl)prop-2-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氨基嘧啶基苯并咪唑类潜在抗菌剂: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
    摘要:
    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新型的潜在潜在的抗菌剂氨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并通过IR,NMR和HRMS光谱进行了表征。体外生物学评估表明,与参考药物相比,某些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7d可以有效抑制MIC,1、1和8μg/ mL的黄曲霉,大肠杆菌DH52和MRSA的生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嘧啶衍生物7d可能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和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杀菌作用。) 细菌。活性分子7d表现出低细胞毒性,即使经过16次传代,也没有明显触发细菌产生抗药性。此外,化合物7d能够有益地调节活性氧(ROS)的生成,从而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7d可通过形成氢键与DNA促旋酶结合。对抗菌机制的初步探索表明,化合物7d可以有效地插入小牛胸腺DNA中,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复合物,这可能进一步阻止DNA复制以发挥强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7d的结合研究
    DOI:
    10.1016/j.ejmech.2017.11.0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