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6-chloro-N-(3-chlorobenzyl)-3-indolemethylenyl]matr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6-chloro-N-(3-chlorobenzyl)-3-indolemethylenyl]matrine
英文别名
14-(1-(3-chlorobenzyl)-6-chloro-3-indolemethylene)matrine
14-[6-chloro-N-(3-chlorobenzyl)-3-indolemethylenyl]matr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1H33Cl2N3O
mdl
——
分子量
534.529
InChiKey
IGMWXWKJQXXOHK-HOOXJES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88
  • 重原子数:
    37.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28.4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6-氯吲哚-3-甲醛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7.83h, 生成 14-[6-chloro-N-(3-chlorobenzyl)-3-indolemethylenyl]mat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苦参碱衍生物作为潜在抗癌药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以苦参碱(1)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4-(N-取代-2-吡咯亚甲基)苦参碱和14-(N-取代-吲哚亚甲基)苦参碱衍生物,作为其潜在的抗癌剂。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 H NMR,13 C NMR和ESI-MS光谱分析进行表征。评价目标化合物对三种人类癌细胞系(SMMC-7721,A549和CNE2)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化合物A6和B21对具有IC 50的三种癌细胞系表现出最显着的抗癌活性值在3.42-8.05μM范围内,显示出比母体化合物(苦参碱)和阳性对照顺铂更好的活性。此外,膜联蛋白V-FITC / PI双重染色试验表明,化合物A6和B21可以剂量依赖性显着诱导SMMC-7721和CNE2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分析还表明,化合物A6可导致SMMC-7721和CNE2细胞在G2 / M期的细胞周期停滞。
    DOI:
    10.1016/j.bmcl.2018.01.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atr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作者:Zheng Li、Mengyang Luo、Bin Cai、Lichuan Wu、Mengtian Huang、Haroon-Ur-Rashid、Jun Jiang、Lisheng Wang
    DOI:10.1016/j.bmcl.2018.01.017
    日期:2018.2
    Using matrine (1) as the lead compound, a series of new 14-(N-substituted-2-pyrrolemethylene) matrine and 14-(N-substituted-indolemethylene) matrine derivatives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anticancer agents. The structure of these compounds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13C NMR and ESI-MS spectral analyses. The target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 vitro cytotoxicity
    以苦参碱(1)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4-(N-取代-2-吡咯亚甲基)苦参碱和14-(N-取代-吲哚亚甲基)苦参碱衍生物,作为其潜在的抗癌剂。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 H NMR,13 C NMR和ESI-MS光谱分析进行表征。评价目标化合物对三种人类癌细胞系(SMMC-7721,A549和CNE2)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化合物A6和B21对具有IC 50的三种癌细胞系表现出最显着的抗癌活性值在3.42-8.05μM范围内,显示出比母体化合物(苦参碱)和阳性对照顺铂更好的活性。此外,膜联蛋白V-FITC / PI双重染色试验表明,化合物A6和B21可以剂量依赖性显着诱导SMMC-7721和CNE2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分析还表明,化合物A6可导致SMMC-7721和CNE2细胞在G2 / M期的细胞周期停滞。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华碱 鹰爪豆碱 野靛碱 野决明碱 赝靛叶碱 苦豆碱 苦参碱 羽扇豆鹼 羽扇豆宁 红豆裂碱 硫酸司巴丁 氧化苦参碱 毒藜素 槐苦参醇 槐果碱 槐定碱 槐定碱 染料木碱 布雷菲德菌素A 安纳基林 安纳吉碱单氢溴酸盐 右旋黄叶槐碱 去氢毒藜碱 八氢-2H-喹啉-1-甲醇 八氢-2H-喹啉-1-甲醇 二氢氧无叶毒藜碱 二氢氧无叶毒藜碱 [1R,9aR,(-)]-八氢-2H-喹嗪-1-甲醇丙烯酸酯 [(1R,9aR)-2,3,4,6,7,8,9,9a-八氢-1H-喹嗪-1-基]甲基 4-氨基苯甲酸酯 N-甲酰金雀花碱 N-氧鹰爪豆碱 Alpha-萘乙酸钠 5-去氢金雀花碱 5,6-去氢羽扇豆碱 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3,4,7,7a,8,9,10,11,13,14,14alpha-十二氢-11-氧代-7,14-甲桥-2H,6H-二吡啶并[1,2-a:1',2'-e][1,5]二氮杂环辛烷-2-基酯 2-[[2-氨基-5-羟基-6-[[4'-[(2-羟基-6-磺酸根-1-萘基)偶氮]-3,3'-二甲氧基[1,1'-联苯基]-4-基]偶氮]-7-磺酸根-1-萘基]偶氮]-5-硝基苯酸三钠 17-戊基金雀花碱 17-丁基金雀花碱 13alpha-肉桂酰氧基羽扇豆碱 13-羟基羽扇豆碱 13-羟基羽扁豆碱-2-吡咯甲酸酯 12-(2-羟基丙基)-野靛碱 12,13-去氢苦参碱 1-表羽扇豆碱 (7R,7aa,14ab)-十二氢-7a,14a-甲桥-2H,6H-二吡啶并[1,2-a:1',2'-e][1,5]二氮杂环辛四烯-6,11-二酮 (1R,9aR)-八氢-2H-喹嗪-1-羧酸 (1R,9aR)-1-(羟基甲基)八氢-2H-喹嗪鎓氯化物 (1R,5R,8aS,10S,10aR,15aR,15bR)-十四氢-15H-1,5-亚氨基-10,15a-甲桥-1H,6H,9H-5a,14a-二氮杂二苯并[b,fg]辛醛烯 (1R)-3-(3-丁烯基)-1,2,3,4,5,6-六氢-1,5-甲桥-8H-吡啶并(1,2-a)(1,4)二氮杂环辛烷-8-酮 (+)-鹰爪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