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4,8-exo-bis(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6-dione
4,8-exo-bis(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6-dione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
木脂素内酯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8-exo-bis(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6-dione
英文别名
2,6-bis(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4,8-dione;caffeic acid dimer;(1S,3aS,4S,6aS)-1,4-bis(3,4-dihydroxyphenyl)-1,3a,4,6a-tetrahydrofuro[3,4-c]furan-3,6-dione
CAS
——
化学式
C
18
H
14
O
8
mdl
——
分子量
358.304
InChiKey
OMWNNTOFRRBAKJ-CAOSSQGB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重原子数:
26
可旋转键数:
2
环数:
4.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拓扑面积:
134
氢给体数:
4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2,6-Bis(3,4-di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4,8-dione
69854-19-9
C
22
H
22
O
8
414.41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重氮甲烷
、
4,8-exo-bis(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6-dione
以
乙醚
、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5.1%的产率得到2,6-Bis(3,4-di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4,8-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table Isotope-labeling Studies on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Caffeic Acid via o-Quinone
摘要:
由邻二酚形成邻醌是其二聚化的关键步骤。对 NaIO4 氧化 3,4-二羟基肉桂酸(咖啡酸)的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在形成呋喃类木脂素 4,8-外-双(3,4-二羟基苯基)-3,7-二氧双环[3.3.0]辛烷-2,6-二酮之前,会形成 3-(3',4'-二氧代-1',5'-环己二烯基)丙烯酸(邻奎宁酮)。电解和酶法氧化咖啡酸也能生成邻醌。通过核磁共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对咖啡酸产生的邻醌进行了定量。对木质素形成的稳定同位素标记研究直接证明了咖啡酸和邻醌所形成的半醌自由基的随机自由基偶联。
DOI:
10.1271/bbb.65.2613
作为产物:
描述:
咖啡酸
在
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
、
水
、
氧气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170 mg的产率得到4,8-exo-bis(3,4-di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6-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I离子存在下的羟基肉桂酸作为DNA裂解剂:机理,结构-活性关系和生物学意义
摘要:
羟基肉桂酸(HCA)的有效性,即咖啡酸(CaA),绿原酸(ChA),芥子酸(SA),阿魏酸(FA),3-羟基肉桂酸(3-HCA)和4-羟基肉桂酸酸(4-HCA),作为在Cu II离子存在下的pBR322质粒DNA裂解剂进行了研究。酚环上带有邻羟基或3,5-二甲氧基的化合物(CaA,SA和ChA)比不带有此类基团的化合物更有效地引起DNA损伤。此外,在所检查的HCA中,CaA是最活跃的。通过使用特定的清除剂ROS和Cu I抑制DNA断裂,证实了活性氧(ROS)和Cu I离子参与了DNA损伤。螯合剂。还研究了CaA和Cu II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剂和pH值对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帮助通过UV / Vis光谱分析阐明详细的前氧化机理。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建议是由CaA酚酸根阴离子而不是母体分子与Cu II离子作为双齿配体螯合,从而促进分子内电子转移形成相应的CaA半醌自由
DOI:
10.1002/chem.2009016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鬼臼脂毒酮
鬼臼毒素-4-O-葡萄糖苷
鬼臼毒素
鬼臼毒素
表鬼臼毒素乙醚
苦鬼臼毒素
脱氧鬼臼毒素
磷酸依托泊甙
盾叶鬼臼素
澳白木脂素2
澳白木脂素1
替尼泊苷
托尼依托泊苷
异苦鬼臼毒素
去氧鬼臼毒素
克立米星C
依托泊苷杂质B
依托泊苷
他氟泊苷
丙氨酸,N-(羧基甲基)-(9CI)
alpha-盾叶鬼臼素
alpha-依托泊苷
alpha-依托泊苷
[(5R,5aR,8aR,9R)-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8-氧代-5a,6,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5,6-f][1,3]苯并二氧戊环-5-基]丁酸酯
TOP-53二盐酸盐
NK-611盐酸盐
5,8,8a,9-四氢-9-羟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R,5aR,8aR,9S)-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氧杂环戊烯-6(5aH)-酮
4’-去甲鬼臼毒素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Β-D-葡萄糖甙
4-{[(5S,5aS,8aR,9R)-9-(4-羟基-3,5-二甲氧苯基)-8-羰基-5,5a,6,8,8a,9-六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5-基]氨基甲酰}苯基乙酸酯
4,6-O-苄叉-Β-D-葡萄糖甙鬼臼毒素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
4'-O-脱甲基-4-((4'-(1'-苯甲基哌啶基))氨基)-4-脱氧鬼臼毒
4 ’-去甲去氧鬼臼毒素
3-羟基-4H-吡喃-4-酮
3-氨基-N-[(5S,5aS,8aR,9R)-9-(4-羟基-3,5-二甲氧苯基)-8-羰基-5,5a,6,8,8a,9-六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5-基]苯酰胺
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甙
2(3H)-硫代酰苯,3-乙基二氢-3-(1-甲基乙基)-(9CI)
2'-氯依托泊苷
1-羟基-17-氧杂五环[6.6.5.0~2,7~.0~9,14~.0~15,19~]十九碳-2,4,6,9,11,13-六烯-16,18-二酮(non-preferredname)
(8aR,9S)-9-[[(2R)-7,8-二羟基-2-(2-噻吩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6-基]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S,5aS,8aR,9R)-5-[(4-氟苯基)氨基]-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5a,6,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5,6-f][1,3]苯并二氧戊环-8-酮
(5S,5aR,8aR,9R)-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5-(4-羟基苯基)硫烷基-5a,6,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5,6-f][1,3]苯并二噁唑-8-酮
(5R,5aR,8aS,9S)-9-[(4-氨基苯基)氨基]-5-(4-羟基-3,5-二甲氧苯基)-5,8,8a,9-四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6(5aH)-酮盐酸(1:1)
(5R,5aR,8aR,9R)-9-羟基-10-甲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9-[[(6R,7R,8R)-7,8-二羟基-2-(4-甲氧基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6-基]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9-[[(6R,7R,8R)-7,8-二羟基-2-(2-羟基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6-基]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8-羰基-9-(3,4,5-三甲氧苯基)-5,5a,6,8,8a,9-六氢呋喃并[3',4':6,7]萘并[2,3-d][1,3]二噁唑-5-基乙酸酯
(5R,5aR,8aR,9R)-5-(4-乙氧基-3,5-二甲氧基-苯基)-9-[(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5R,5aR,8aR,9R)-5-(3,5-二甲氧基-4-丙氧基-苯基)-9-[(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5a,8,8a,9-四氢-5H-异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1-[5-(5-{3-chloro-4-[(1-methylethyl)oxy]phenyl}-1,2,4-oxadiazol-3-yl)-1-isoquinolinyl]proline
下一个:tert-butyl {4-[(1,3-thiazol-2-ylamino)carbonyl]benzyl}carba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