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nitro-4-methyl-phenyl)-1,1-diamino-2,3-diazabuta-1,3-di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nitro-4-methyl-phenyl)-1,1-diamino-2,3-diazabuta-1,3-diene
英文别名
(2E)-2-(4-methyl-3-nitrobenzylidene)hydrazinecarboximidamide;2-[(E)-(4-methyl-3-nitrophenyl)methylideneamino]guanidine
(E)-(3-nitro-4-methyl-phenyl)-1,1-diamino-2,3-diazabuta-1,3-di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11N5O2
mdl
——
分子量
221.219
InChiKey
LVXAJYMPVMIHTE-LFYBBSHM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2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3-nitro-4-methyl-phenyl)-1,1-diamino-2,3-diazabuta-1,3-diene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60%的产率得到(E)-4-((4-methyl-3-nitrobenzylidene)amino)-5-(4-methyl-3-nitrophenyl)-4H-1,2,4-triazol-3-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1,1-二氨基嗪中前所未有的分子内到分子间的机制转换,导致在I 2诱导的串联氧化转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产物
    摘要:
    在I 2催化的氧化转化过程中,胍基towards嗪对嗪形式的互变异构偏好诱导了空前的分子内到分子间的机械转换,与之相比,它导致了4,5-二取代的-3-氨基-1,2,4-三唑的反应。半咔唑酮和硫代半咔唑酮形成1,3,4-氧杂/噻二唑。分子内至分子间环化转变是通过对照实验确定的,这归因于对嗪互变异构体采取分子内反应必不可少的顺式构象的高能量需求(〜22 kcal mol -1)。我2通过串联氧化转化胍基hydr(优先存在的嗪互变异构体形式),开发了一种有效,直接合成4,5-二取代-3-氨基-1,2,4-三唑的诱导方法,具有广泛的优势。底物范围,使用亚化学计量的碘,无需外部氧化剂,无碱反应条件,反应时间短且产率中等至良好。还强调了银盐在提高产率和缩短反应时间中的作用。
    DOI:
    10.1039/c9ob00610a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基-3-硝基苯甲醛肼甲酰亚胺酰胺一氯化氢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92%的产率得到(E)-(3-nitro-4-methyl-phenyl)-1,1-diamino-2,3-diazabuta-1,3-d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1-二氨基嗪中前所未有的分子内到分子间的机制转换,导致在I 2诱导的串联氧化转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产物
    摘要:
    在I 2催化的氧化转化过程中,胍基towards嗪对嗪形式的互变异构偏好诱导了空前的分子内到分子间的机械转换,与之相比,它导致了4,5-二取代的-3-氨基-1,2,4-三唑的反应。半咔唑酮和硫代半咔唑酮形成1,3,4-氧杂/噻二唑。分子内至分子间环化转变是通过对照实验确定的,这归因于对嗪互变异构体采取分子内反应必不可少的顺式构象的高能量需求(〜22 kcal mol -1)。我2通过串联氧化转化胍基hydr(优先存在的嗪互变异构体形式),开发了一种有效,直接合成4,5-二取代-3-氨基-1,2,4-三唑的诱导方法,具有广泛的优势。底物范围,使用亚化学计量的碘,无需外部氧化剂,无碱反应条件,反应时间短且产率中等至良好。还强调了银盐在提高产率和缩短反应时间中的作用。
    DOI:
    10.1039/c9ob00610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unprecedented intramolecular to intermolecular mechanistic switch in 1,1-diaminoazines leading to differential product formation during the I<sub>2</sub>-induced tandem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
    作者:Deepika Kathuria、Pankaj Gupta、Sumit S. Chourasiya、Subash C. Sahoo、Uwe Beifuss、Asit K. Chakraborti、Prasad V. Bharatam
    DOI:10.1039/c9ob00610a
    日期:——
    been developed via tandem oxidative transformation of guanylhydrazones (in its preferentially existing azine tautomeric form) with distinct advantages such as wide substrate scope, use of sub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iodine, no requirement of external oxidizing agents, base free reaction conditions, short reaction time and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The role of silver salt in improving the yield and
    在I 2催化的氧化转化过程中,胍基towards嗪对嗪形式的互变异构偏好诱导了空前的分子内到分子间的机械转换,与之相比,它导致了4,5-二取代的-3-氨基-1,2,4-三唑的反应。半咔唑酮和硫代半咔唑酮形成1,3,4-氧杂/噻二唑。分子内至分子间环化转变是通过对照实验确定的,这归因于对嗪互变异构体采取分子内反应必不可少的顺式构象的高能量需求(〜22 kcal mol -1)。我2通过串联氧化转化胍基hydr(优先存在的嗪互变异构体形式),开发了一种有效,直接合成4,5-二取代-3-氨基-1,2,4-三唑的诱导方法,具有广泛的优势。底物范围,使用亚化学计量的碘,无需外部氧化剂,无碱反应条件,反应时间短且产率中等至良好。还强调了银盐在提高产率和缩短反应时间中的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