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乙基-(3,3-二苯基-烯丙基)-胺 | 102009-54-1

中文名称
二乙基-(3,3-二苯基-烯丙基)-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ethyl-3,3-diphenylprop-2-en-1-amine
英文别名
——
二乙基-(3,3-二苯基-烯丙基)-胺化学式
CAS
102009-54-1
化学式
C19H23N
mdl
——
分子量
265.398
InChiKey
ZGJYWKXJDVKJE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3.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乙基-(3,3-二苯基-烯丙基)-胺氢气1,4-双(二苯基膦)丁烷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N-甲基吡咯烷酮 为溶剂, 8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4.0h, 以82 mg的产率得到1,1,6,6-tetraphenyl-1,5-hexad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烯丙胺或烯丙醇与H 2作为唯一还原剂的烯丙基-烯丙基还原偶联
    摘要:
    基于还原偶联的催化碳-碳键形成是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有力方法。鉴定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是建立有效的还原偶联反应的关键。本文描述了一种有效的策略,该策略使H 2成为钯催化的烯丙基-烯丙基还原偶联反应的唯一还原剂。各种各样的烯丙胺和烯丙基醇以及烯丙基醚可以在1 atm大气压的H 2下顺利进行C-C偶联产物的输送。动力学研究表明,双核钯物质参与了催化循环。
    DOI:
    10.1021/acs.orglett.0c03865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酮 在 sodium hyd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二氯甲烷乙腈 、 mineral oil 为溶剂, 反应 36.75h, 生成 二乙基-(3,3-二苯基-烯丙基)-胺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烯丙胺或烯丙醇与H 2作为唯一还原剂的烯丙基-烯丙基还原偶联
    摘要:
    基于还原偶联的催化碳-碳键形成是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有力方法。鉴定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是建立有效的还原偶联反应的关键。本文描述了一种有效的策略,该策略使H 2成为钯催化的烯丙基-烯丙基还原偶联反应的唯一还原剂。各种各样的烯丙胺和烯丙基醇以及烯丙基醚可以在1 atm大气压的H 2下顺利进行C-C偶联产物的输送。动力学研究表明,双核钯物质参与了催化循环。
    DOI:
    10.1021/acs.orglett.0c038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Arylation of Unprotected Allylamines
    作者:Vinod G. Landge、Justin M. Maxwell、Pratibha Chand-Thakuri、Mohit Kapoor、Evan T. Diemler、Michael C. Young
    DOI:10.1021/jacsau.0c00003
    日期:2021.1.25
    prevalent in a variety of biologically relevant structures, yet there are few catalytic approaches to their synthesis, and none involving the free amine. Herein, we describe a simple protocol for the arylation of cinnamylamines and the diarylation of terminal allylamines to generate a diverse group of 3,3-diarylallylamine products using a PdII precatalyst. Key features of the method are the ability to access
    由于可能发生氧化等副反应,钯催化的游离胺的有机金属转化通常不成功。然而,从这些反应中提供游离胺产物的能力对于提高这些过程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发挥它们作为医药和农业化学试剂的潜力。值得注意的是,3,3-二芳基烯丙胺基序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学相关结构中,但其合成的催化方法很少,而且没有涉及游离胺。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种使用 Pd II预催化剂对肉桂胺进行芳基化和对末端烯丙胺进行二芳基化以生成多种 3,3-二芳基烯丙胺产品的简单方案。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获得相对温和的条件,有利于广泛的底物范围以及末端烯丙胺底物的直接二芳基化。此外,还包括一些复杂的和治疗相关的分子来证明转化的效用。
  • Adamson et al.,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49, p. Spl. 144, 152
    作者:Adamson et al.
    DOI:——
    日期:——
  • Palladium-Catalyzed Allyl–Allyl Reductive Coupling of Allylamines or Allylic Alcohols with H<sub>2</sub> as Sole Reductant
    作者:Xibing Zhou、Guoying Zhang、Renbin Huang、Hanmin Huang
    DOI:10.1021/acs.orglett.0c03865
    日期:2021.1.15
    building on reductive coupling is a powerful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benign reductants is key for establishing an efficient reductive coupling reaction. Herein an efficient strategy enabling H2 as the sole reductant for the palladium-catalyzed allyl–allyl reductive coupling reaction is described. A wide range of allylamines and allylic alcohols
    基于还原偶联的催化碳-碳键形成是制备有机化合物的有力方法。鉴定环境无害的还原剂是建立有效的还原偶联反应的关键。本文描述了一种有效的策略,该策略使H 2成为钯催化的烯丙基-烯丙基还原偶联反应的唯一还原剂。各种各样的烯丙胺和烯丙基醇以及烯丙基醚可以在1 atm大气压的H 2下顺利进行C-C偶联产物的输送。动力学研究表明,双核钯物质参与了催化循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