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2,3-bis(methylthio)prop-2-en-1-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2,3-bis(methylthio)prop-2-en-1-ol
英文别名
(Z)-2,3-bis(methylsulfanyl)prop-2-en-1-ol
(Z)-2,3-bis(methylthio)prop-2-en-1-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5H10OS2
mdl
——
分子量
150.266
InChiKey
LAKGZOIDQOIJJH-PLNGDYQ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70.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2,3-bis(methylthio)prop-2-en-1-ol2-苯基-1-丙烯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5Z)-5,6-bis(methylsulfanyl)hexa-2,5-dien-2-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5,6-二氢-1,4-二硫代-2-基)甲醇作为(3 + 2)环加成反应中的多种烯丙基阳离子当量
    摘要:
    通过用质子酸简单处理后,标题杂环醇很容易生成硫取代的烯丙基阳离子,从而促进了一系列共轭烯烃型底物在合成上有用的逐步(3 + 2)环加成反应路径。以这种方式引入烯丙基片段提供了对各种环戊烷支架的快速进入。阳离子前体醇的环状性质被证明有助于有效的环加成反应的发生,因此表明了控制杂原子取代的烯丙基阳离子反应性的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正式的环加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还用于通过环加成-加氢脱硫序列进行消旋形式的天然产物铜的短暂全合成。
    DOI:
    10.1002/anie.201606411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基二硫2-丙炔-1-醇正丁基锂乙醇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5.5h, 以67%的产率得到(Z)-2,3-bis(methylthio)prop-2-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5,6-二氢-1,4-二硫代-2-基)甲醇作为(3 + 2)环加成反应中的多种烯丙基阳离子当量
    摘要:
    通过用质子酸简单处理后,标题杂环醇很容易生成硫取代的烯丙基阳离子,从而促进了一系列共轭烯烃型底物在合成上有用的逐步(3 + 2)环加成反应路径。以这种方式引入烯丙基片段提供了对各种环戊烷支架的快速进入。阳离子前体醇的环状性质被证明有助于有效的环加成反应的发生,因此表明了控制杂原子取代的烯丙基阳离子反应性的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正式的环加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还用于通过环加成-加氢脱硫序列进行消旋形式的天然产物铜的短暂全合成。
    DOI:
    10.1002/anie.2016064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Stereoselective One-Pot Procedure To Prepare Bis- and Tris-chalcogenide Alkenes via Addition of Disulfides and Diselenides to Terminal Alkynes
    作者:Angélica Venturini Moro、Cristina W. Nogueira、Nilda B. V. Barbosa、Paulo Henrique Menezes、João Batista Teixeira da Rocha、Gilson Zeni
    DOI:10.1021/jo050448o
    日期:2005.6.1
    conditions, and the addition of dichalcogenides to alkynes occurred stereoselectively to give exclusively the corresponding Z isomers. We observed that the selectivity control was governed by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hydroxyl group from propargyl alcohols. In addition, the bis-chalcogenide alkenes were exclusively obtained with propargyl alcohol having the acidic hydroxyl group proton. Conversely
    我们在这里介绍在一个无催化剂的条件下,通过一锅法,二有机酰基二卤代二烃与末端炔烃的反应,以选择性地制备双和三属元素化物的烯烃,从而避免了先前制备属炔的过程。该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得很干净,并且向选择性炔烃中选择性地添加了二卤化双化物,只得到了相应的Z。异构体。我们观察到选择性控制是由炔丙醇中羟基的有效参与所决定的。另外,双属化物烯烃仅用具有酸性羟基质子的炔丙醇获得。相反,在炔丙基正子上没有潜在酸性羟基质子的炔烃仅产生三属元素化物烯烃。
  • Revisiting Disulfide–Yne and Disulfide–Diazonium Reactions for Potential Direct Modification of Disulfide Bonds in Proteins
    作者:Wei-Cheng Hung、Cheng-Hao Jhang、Shou-Lin Weng、Chiu-Chun Chou、Chein-Hung Chen、Jung-Lee Lin、Jim-Min Fang
    DOI:10.1021/acs.joc.2c00903
    日期:2022.8.5
    protein research, direct addition of a disulfide compound to alkyne (namely disulfide–yne reaction) and S-arylation with arenediazonium salt (namely disulfide–diazonium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queous or protic solutions. The reaction of dimethyl disulfide with 5-hexynol performed best under 300 nm irradi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acetate to afford 5,6-bis(methylthio)-5-hexenol in 60% yield
    为了发现它们在蛋白质研究中的潜在用途,在溶液或质子溶液中研究了在炔烃中直接添加二硫化物(即二硫化物-炔反应)和用芳烃重氮盐进行 S-芳基化(即二硫化物-重氮反应)。在乙酸存在下,二甲基二硫化物与 5-己炔醇的反应在 300 nm 照射下进行得最好,得到 5,6-双(甲基)-5-己烯醇,产率为 60%。在没有预先将二键还原为醇的情况下,二-炔反应具有 100% 原子经济性的优势。二硫化物-重氮反应由甲酸钠触发,并通过 450 nm LED 灯 (5 W) 的光辐照加速。3,4-二羟基-1,2-二噻烷与 2-(prop-2-yn-1-yloxy)苯-1-重氮四硼酸盐的反应 ( 8b) 得到 2-(benzofuran-3-yl)-1,3-dithiepane-5,6-diol ( 13 ),证实了两个 S 取代基都来自同一个二硫化物分子。将曲妥珠单抗抗体与重氮8b孵育,然后进行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p)-2-(叔丁硫基)-1-(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1E)-1-{4-[(4-氨基苯基)硫烷基]苯基}乙酮肟 颜料红88 颜料紫36 顺式-1,2-二(乙硫基)-1-丙烯 非班太尔-D6 雷西那得中间体 阿西替尼杂质J 阿西替尼杂质C 阿西替尼杂质4 阿西替尼杂质 阿西替尼 阿拉氟韦 阿扎毒素 阿嗪米特 阔草特 银(I)(6-氨基-2-(甲硫基)-5-亚硝基嘧啶-4-基)酰胺水合物 钾三氟[3-(苯基硫基)丙基]硼酸酯(1-) 邻甲苯基(对甲苯基)硫化物 避虫醇 连翘脂苷B 还原红 41 还原紫3 还原桃红R 达索尼兴 辛硫醚 辛-1,7-二炔-1-基(苯基)硫烷 西嗪草酮 萘,2-[(2,3-二甲基苯基)硫代]- 莫他哌那非 茴香硫醚 苯醌B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甲基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N-(氨基亚氨基甲基)-4-[(2,6-二氯苯基)硫代]-3-(甲磺酰)-,盐酸盐 苯酰胺,2-[(2-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氯-4-[(4-硝基苯基)硫代]- 苯酚,3-(乙硫基)- 苯酚,3,5-二[(苯基硫代)甲基]- 苯胺,4-[5-溴-3-[4-(甲硫基)苯基]-2-噻嗯基]- 苯胺,3-氯-4-[(1-甲基-1H-咪唑-2-基)硫代]- 苯胺,2-[(2-吡啶基甲基)硫代]- 苯硫醚-D10 苯硫胍 苯硫基乙酸 苯硫代磺酸S-(三氯乙烯基)酯 苯甲醇,2,3,4,5,6-五氟-a-[(苯基硫代)甲基]-,(R)- 苯甲酸,3-[[2-[(二甲氨基)甲基]苯基]硫代]-,盐酸 苯甲胺,5-氟-2-((3-甲氧苯基)硫代)-N,N-二甲基-,盐酸 苯甲二硫酸,4-溴苯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