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nitrophenyl 2-pyridyl carbon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nitrophenyl 2-pyridyl carbonate
英文别名
(4-Nitrophenyl) pyridin-2-yl carbonate
4-nitrophenyl 2-pyridyl carbon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8N2O5
mdl
——
分子量
260.206
InChiKey
GDNLMBMWJROVM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4.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4-硝基苯基2-碳酸吡啶酯在乙腈中氨解的动力学研究:具有两种中间体的逐步机理的动力学证据
    摘要:
    酯的亲核取代反应是生物过程和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已经对酯的氨解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研究反应机理。据报道,C=O 中心酯的氨解作用通过两性离子四面体中间体 (T) 的逐步机制进行。然而,T 的稳定性被认为是控制反应机制的重要因素,例如,具有不稳定 T 的强制协调机制但具有稳定 T 的逐步途径。我们最近报道了 4-硝基苯基 2 的反应-甲氧基苯甲酸酯与 MeCN 中的一系列环状仲胺通过逐步机制进行,具有稳定的 T,如 I 建模,其中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为环状中间体提供了高稳定性。相比之下,2-吡啶碳酸苄酯和碳酸叔丁酯 2-吡啶酯的相应反应被认为是通过强制协调机制进行的,尽管预计反应将通过逐步机制进行,具有稳定的中间体,如 II .
    DOI:
    10.5012/bkcs.2014.35.2.638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2-羟基吡啶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4-nitrophenyl 2-pyridyl carb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4-硝基苯基2-碳酸吡啶酯在乙腈中氨解的动力学研究:具有两种中间体的逐步机理的动力学证据
    摘要:
    酯的亲核取代反应是生物过程和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已经对酯的氨解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研究反应机理。据报道,C=O 中心酯的氨解作用通过两性离子四面体中间体 (T) 的逐步机制进行。然而,T 的稳定性被认为是控制反应机制的重要因素,例如,具有不稳定 T 的强制协调机制但具有稳定 T 的逐步途径。我们最近报道了 4-硝基苯基 2 的反应-甲氧基苯甲酸酯与 MeCN 中的一系列环状仲胺通过逐步机制进行,具有稳定的 T,如 I 建模,其中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为环状中间体提供了高稳定性。相比之下,2-吡啶碳酸苄酯和碳酸叔丁酯 2-吡啶酯的相应反应被认为是通过强制协调机制进行的,尽管预计反应将通过逐步机制进行,具有稳定的中间体,如 II .
    DOI:
    10.5012/bkcs.2014.35.2.6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V PROTEASE INHIBITORS CONTAINING GUANIDINE
    申请人: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公开号:EP0610431A1
    公开(公告)日:1994-08-17
  • [EN] HIV PROTEASE INHIBITORS CONTAINING GUANIDINE
    申请人:SMITHKLINE BEECHAM CORPORATION
    公开号:WO1993009132A1
    公开(公告)日:1993-05-13
    (EN) Compounds of formula (I) wherein R1 and A are amino terminal groups: Z is O or N-R2; M is a dipeptide isostere; and D1 and D2 are optionally absent or amino acid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the HIV-1 protease and are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such a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FR) L'invention concerne des composés de la formule (I) dans laquelle R1 et A représentent des groupes amino terminaux; Z représente O ou N-R2; M est un isostère dipeptidique; et D1 et D2 sont soit absents soit des acides aminés. Ces composés ainsi que leurs sels pharmaceutiquement acceptables sont des inhibiteurs puissants de la protéase du VIH-1 et sont utiles pour le traitement de maladies virales telles ques le syndrome d'immunodéfience acquise (SIDA).
  • Kinetic Study on Aminolysis of 4-Nitrophenyl 2-Pyridyl Carbonate in Acetonitrile: Kinetic Evidence for a Stepwise Mechanism with Two Intermediates
    作者:Min-Young Kim、Ha-Ram Kim、Jae-In Lee、Ik-Hwan Um
    DOI:10.5012/bkcs.2014.35.2.638
    日期:2014.2.20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of ester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reactions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organic syntheses. Numerous studies on aminolysis of ester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minolysis of C=O centered esters has generally been reported to proceed through a stepwise mechanism with a zwitterionic tetrahedral intermediate (T). However, stability of
    酯的亲核取代反应是生物过程和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已经对酯的氨解进行了大量研究以研究反应机理。据报道,C=O 中心酯的氨解作用通过两性离子四面体中间体 (T) 的逐步机制进行。然而,T 的稳定性被认为是控制反应机制的重要因素,例如,具有不稳定 T 的强制协调机制但具有稳定 T 的逐步途径。我们最近报道了 4-硝基苯基 2 的反应-甲氧基苯甲酸酯与 MeCN 中的一系列环状仲胺通过逐步机制进行,具有稳定的 T,如 I 建模,其中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为环状中间体提供了高稳定性。相比之下,2-吡啶碳酸苄酯和碳酸叔丁酯 2-吡啶酯的相应反应被认为是通过强制协调机制进行的,尽管预计反应将通过逐步机制进行,具有稳定的中间体,如 II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